“為什麼那些人明明看到她需要幫助,卻不去幫助她?他們在犯罪!”法律明確規定,看到有人昏倒,受餓,挨凍都需要去主動幫助對方。
當然,對方也沒有權利拒絕幫助,異性除外。所以,當你不方便幫助對方的時候,你可以去叫一個對方的同性來幫忙。
所以這些路人的行為在這個社會,是犯罪行為,這種人會被國家限製信用點額度,甚至不允許他們透支。
.........
愛麗絲強行魔改的最後五分鍾劇情,也把這部電影的立意升華了。不過如果拿到原地球去放,顯然製作方會被罵聲淹沒,因為這個故事在現代根本是家喻戶曉的。
沒錯這就是賣女孩的小火柴,啊呸,賣火柴的小女孩。
愛麗絲(幼年魅魔)的天賦技能就是賣萌,引起保護欲。所以愛麗絲隻要本色出演就可以了,甚至不需要加入任何演技。
電影名字都被導演改成了“別人的聖誕節。”在所有人都在狂歡的時候,在一個慶祝聖誕,熱鬧的終夜喧囂不絕的房間外的牆角下,一個小女孩,死去了。
屋內的原男主和原女主正在慶祝聖誕,同時也在慶祝他們的複合,也許他們會有幸福的未來,可這些,都不屬於那個小女孩。
“...........看瞎了有木有,這神轉折太逆天了吧,我有點沒看懂,能不能請大牛來解釋一下,為啥這個小女孩混的這麼淒慘?她餓了為什麼不去吃東西?隨便進哪一家都會有人招待她的吧?她冷了為什麼不叫巡查員.......?”
“......結果這電影實際隻有5分鍾對吧?前麵扯了半天蛋,就是為這5分鍾做鋪墊的!?然後給了一個完全看不懂的結局。”
“神特麼女主角,就出鏡五分鍾的女主角,還掛了!”
“有木有專業影評來解釋解釋,我沒看懂。”
“沒看懂+1”
“沒看懂+2”
“沒看懂+10086”
在這個世界的人看來,每年國家要銷毀的過期食物都足夠養活十多億人,怎麼可能出現凍死餓死的人?不存在的!
直到有一篇被大多數人認為是比較接近事實的影評出現,這種大呼沒看懂卻,又招呼親朋好友去看看,的風頭才過去。
“本人不是專業影評人,不過對於這個電影,有一些拙見。
首先,這不是一個以現在的社會背景為設定的電影。
在這部電影之中我們看到了,小女孩是需要用賣火柴的行為來換錢,按現在的理解就是信用點。
與現在信用點可以無限透支不同,小女孩如果換不到錢,就無法換取那些在她想象中的生活,火爐,烤鵝,都不會有,還會被父親責罰。
而且顯然,小女孩家很窮困。以至於一根火柴在她眼中都很貴重,直至最後她為何舍得點燃大把火柴呢?是為了留住奶奶---那是她唯一的幸福記憶。
大家可能無法理解窮困的含義,當你餓了也不吃飯,冷了也不取暖,大約就能稍稍理解了。
至於其他,我也還在研究之中........總覺得影片不是隨意拿一個小女孩的悲劇來敘述,這些對比應該有什麼含義才對。
總之,這是一部顛覆性的電影,而它所要表達的,我現在也沒想清楚,如今隻能說是管中窺豹.....恕本人才疏學淺了。”
這篇評論是世界知名的考古學家顧道三先生所發,如果他都是才疏學淺,就沒幾個敢自稱有才華的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