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承疇對杜文煥說道:“文煥,你去挑選一百名經驗豐富的老兵出來,到時候和德勝一起出發,聽候德勝差遣。”
杜文煥不明白二人到底葫蘆裏賣的什麼藥,怎麼無緣無故給李自成派兵了,但還是聽從命令轉身去安排了。
“德勝想什麼時候回去?還有什麼需要我幫忙的?”洪承疇問道。
李自成想了想說:“明天就走吧,一會我寫一封信,希望大哥能派人送到北京徐大人府上。”
“看來你是真的不死心啊。”洪承疇說:“我會派人和軍文一起送過去,不過你別抱太大希望。”
“王左掛的事大哥也盡快準備吧,等楊鶴出兵的命令一到大哥就可以實施了,他手下那些人你可要給我留好了,第一批幹活的勞力我就指望他們了。”李自成叮囑道。
“你放心好了,大哥這點事還是能辦到的。”洪承疇擺擺手說。
兩人又閑聊了幾句之後,洪承疇就離開接著去辦公務去了。
李自成從案上拿出紙張,打算給徐光啟寫信了。僅僅落筆幾個字李自成就皺起了眉頭,看著黑乎乎的幾個“字疙瘩”發起了愁,繁體字、毛筆、文言文簡直就像三座沉甸甸的大山壓在李自成手腕上,上輩子這手腕是用來拿刀開槍的,這輩子雖說上過幾年的私塾,可寫出來的字怎麼敢呈給“徐大神”過目呢?讓洪大哥代筆倒是可以,可平白又讓大哥笑話一頓不說,裏麵的內容讓大哥看到又會東問西問的,解釋起來有些麻煩,到底怎麼做才好呢?
李自成強烈懷念後世的鋼筆和圓珠筆起來,雖然硬筆寫出來的字和毛筆相比文化韻味少了很多,可書寫卻方便快捷了很多,讓平民百姓也有了學習、書寫的便利條件,因此在後世完全取代了毛筆書寫。可明朝時期的科學工藝水平完全達不到生產條件,李自成也隻能打消這不切實際的想法。
李自成突然想起了西方的鵝毛筆,它的曆史也相當悠久綿長。使用鵝毛筆,用力大些就可以把字的筆劃寫得粗些,輕輕用力就可以寫得細些。鵝毛筆既能蘸墨水,又能較長時間連續書寫。不過,一旦用久了,筆尖會被磨禿,不便於長期使用。
“現在也隻能用鵝毛筆代替了,以後有時間一定將鉛筆搗鼓出來。”李自成心中暗暗發誓。“對了,把鉛筆的事也寫到徐大神的信裏麵,他們讀書人對一種新型的筆肯定感興趣。”
李自成走出帳外,正好遇到杜文煥過來交付命令,聽明白李自成要尋找大鵝以後,為難地說:“李先生,我們這是軍營。”言外之意很明顯了,你小子在軍營裏找鵝是不是有問題啊?你想吃了解饞的話也得讓火頭軍或者軍需官有時間去采購啊?
李自成正要開口解釋,看到洪承疇也過來了,索性等會一起解釋吧。
果然洪承疇聽到李自成的要求也是奇怪不已。李自成說道:“我不是想吃鵝肉了,隻是想拔根毛而已。”
洪承疇想了想問:“莫不是德勝想把寫的信件加急發為‘羽檄’?但是隻有征調軍隊的文書才可發為‘羽檄’,日常公文不可如此,這可不是兒戲鬧著玩。再說如今‘羽檄’也已不再粘插羽毛,通過驛站傳發‘金牌急腳遞’即可,日行五百裏,三日可達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