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皇宮,始皇帝便正式頒布詔書,征發民力修築馳道和萬裏長城。
始皇帝為表明討伐匈奴的決心,決定在渭水南岸仿效趙國建造信宮。當年趙武靈王就是在信宮決定胡服騎射,從而使趙軍騎兵迅速強大起來,幾十年後,李牧依靠這支軍隊大敗匈奴。
信宮開始修建後,李斯建議道:“秦國祖先的陵廟和章台、上林苑都在渭水南岸。如今信宮也修築在此,與趙國宮殿同名,似有不妥,不如改名為極廟,象征天極星,永遠護佑大秦的天下!”
始皇帝思索片刻,批準了李斯的建議。不久又下令從極廟修路通往酈山,又建造了甘泉宮前殿,修築甬道,從鹹陽和它相連。
至此鹹陽原有的宮殿,連同描模六國宮殿所建造的宮殿,從雍門以東到達涇水、渭水彙流的地區,宮殿室宇、空中棧道和繚繞回旋的閣道連續不斷。從諸侯國擄掠來的美女、鍾鼓,都安置在裏麵。
這一年,始皇帝為紀念自己首次巡遊,賜予全國民爵一級。
就在始皇帝修建長城的詔令頒發不久,巴郡太守上的一份奏折引起了始皇帝的注意。其中寫道巴縣一位叫清的寡婦,願意捐出所有家財,五萬兩黃金,支持始皇帝修建萬裏長城。
始皇帝見此奏折對於巴寡婦清十分好奇,命令蒙毅派人查詢巴寡婦清的身世。蒙毅立刻派出親信前往巴郡探查,很快就查清了巴寡婦清的身世。
巴寡婦清娘家姓陳,生於秦昭王三十六年,陳清自幼聰明伶俐。成年後,在父母的主持下嫁給當地專營丹砂生意的商人薛丹。
薛丹胸懷大度,為人豪爽,在他的經營下,丹砂生意越做越大,由於生意需要,薛丹常年在外奔走,家中的事務都交給年邁的父親和妻子陳清,陳清逐漸了解了丹砂的生產過程。陳清和薛丹夫婦伉儷情深,很快就為薛家生下一個男嬰,她轉而相夫教子,不再插手家中的生意。
然而好景不長,噩耗接連而來,先是薛丹的父親一年之後就臥床不起,很快就因病去世;不久薛丹又在外被百越之地的土匪搶劫,不僅所帶的水銀被搶走,本人也被殺害。陳清不得不擦幹眼淚,重新接管家中的事務。此時,家中所有人都瞧不起她,認為一個女流之輩無法掌管偌大的家業!
別人越是看不起陳清,反而越是激發了陳清的雄心,於是她拒絕了所有勸她改嫁的媒人,開始接手家中的丹砂生意。她事事躬親,無論寒冬酷暑,都親自鑽丹穴,進高爐,架鍋添柴。經多方討教,她很快就掌握了朱砂冶煉提取水銀的“核心技術”。
不久之後陳清就發現枳縣四周是崇山峻嶺,成品水銀不宜搬運,往往是生產一斤漏掉八兩。一日,陳清登上高山遠眺,幾艘忙著裝卸貨的小漁船讓她靈感一動,“何不將采集與冶煉分開進行,縮短水銀的運輸半徑,降低成本?”於是她將冶煉點搬到江邊,冶煉好的水銀可以就近裝船運走,這樣一來大大節省了成本,生產規模迅速擴大。
同時陳清吸取了丈夫的教訓,高價雇傭了很多武藝高強的保鏢,護送產品運往各地。
從此,薛家的丹砂產業利潤迅速提高,薛家上下對陳清都刮目相看!
然而此時不幸再次襲來,陳清把太多的精力放在經營家業上,對兒子疏於照顧,年僅三歲的兒子染病身亡,陳清徹底淪為孤家寡人。
她早已哭幹了眼淚,為了不讓自己閑下來,她強迫自己把所有的時間和精力都放在經營丹砂事業上。或許因為害怕再次失去,她也徹底放棄了再嫁的想法。
很多人聽說寡婦清家財萬貫,便托人來提親,寡婦清一概拒絕。很多男子開始在薛家門口糾纏她,她便開始在家中召集訓練家仆,多達數千人,既保護家業,又保護自己的安全。從此,很多人都畏懼她的勢力不敢再靠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