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之後,出巡的衛隊,馬車儀仗都已備好,長子扶蘇,大將軍蒙恬,內史蒙毅,禦史大夫馮劫,中車府令趙高隨行,共出動車架六十六輛,衛兵一萬人。始皇帝臨行前吩咐王綰,國中有大事需要處決時均需用快馬將奏折送到行轅,始皇帝親自批複。
始皇帝命巡遊的隊伍起駕,車駕便浩浩蕩蕩的往鹹陽北門而去。
隊伍的最前方是開道的一千輕騎兵,隻見士卒們各個騎著高頭大馬,精神奕奕,鎧甲鮮明,黔首們看到無不避讓;緊隨其後的是一千旗手,身著紅裝,手執黑色旗幟,每個旗幟上麵繡一個大大的“秦”字,錦旗獵獵,氣勢非凡;再後麵是兩千重裝步兵,衛士們均手持長戈,身著重甲,隊列整齊;始皇帝居於中間,所乘車駕為金根車,全車鑲金,六匹白馬駕車,在陽光隻有熠熠生輝!緊隨其後是五色安車,五色立車,均用四匹馬駕車。始皇帝車駕之後又有兩千重裝步兵,兩千騎兵護衛。巡遊儀仗前後足有數裏之遠,見首不見尾,氣勢恢宏!
黔首們遠遠望見皇帝的車隊都稱讚不已,伏於街道兩旁,叩拜不止,口稱“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始皇帝心下十分得意。
趙高此時騎馬立於始皇帝車駕之側,對始皇帝說道:“如今四海臣服,黔首樂業,實乃陛下之功!不巡遊無以彰顯陛下的恩德!臣趙高恭祝陛下一路安康!”
始皇帝聽了更是高興,道:“愛卿言之有理!向天下宣示威德才能震懾四方,大秦才能長治久安!”
始皇帝的車駕出鹹陽後一路向西北巡遊。開始時路上行人熙熙攘攘,黔首伏於道路兩旁;行數日後,人流漸少,往往是走數十裏路程才見到村落集鎮;及至來到隴西,人煙更加稀少,很多田地都無人耕種,經常一整日都見不到人煙,一片荒蕪蕭條的景象。
道路也越來越難走,始皇帝的車駕起伏不定,趙高不得不在車駕內增加了被褥,以減少顛簸的勞累痛苦。有過了幾日,道路更加難走,很多時候,因為道路過於彎曲狹窄,車駕無法通過,始皇帝不得不下車步行數裏。
隴西郡郡守早就前來迎接聖駕,始皇帝問道:“隴西郡為何如此蕭條?”
郡守道:“隴西郡是防禦匈奴的重鎮,但此處長城損壞,秦軍無法守護如此長的邊界,匈奴軍便時常入侵騷擾,百姓被掠奪後無法在此生存,都遷到別處去了,致使隴西、北地人煙稀少,經濟蕭條,很多黔首無法安心的耕種田地,四處流浪。”
始皇帝此前也曾接到奏報,說匈奴占據河南之後,時常有小股騎兵侵擾北地,但當時一則因為忙餘對付東方六國,無暇他顧,二則認為匈奴邊患長期存在,並非肘腋之患。因此並未重視,如今一見才意識到匈奴的危害已經如此之大!
始皇帝又問道:“此地既然是軍事重鎮,交通就極為重要!為何道路如此崎嶇難行?”
郡守道:“隴西郡位於鹹陽西北,常年少雨,樹木稀少,到處都是裸露的黃土地和高山峻嶺,如遇大雨,大地便被衝刷,道路也極易被毀壞,郡縣也曾多次維修,但修好之後又被衝壞,日子久了,便也懈怠了。
始皇帝冷笑一聲:“好一個懈怠!打仗兵貴神速,調兵和運糧都需要很好的交通,道路損毀就很可能導致兵敗!這個責任你們擔當得起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