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開將書信交給趙王遷,道:“這是臣的門客從鹹陽盜出的一封書信,李牧這是要造反啊!我之前就看出李牧驕橫自大,在外帶兵從不聽大王調遣,豈是安分之人?我聽說李牧、司馬尚都暗中聯絡秦王。”
趙王遷看完書信大怒,立刻下令罷免李牧、司馬尚的兵權,以趙蔥、顏聚代替李牧為趙軍主帥。
趙蔥和顏聚來到趙軍大營,頒布了趙王的命令,李牧聽罷大怒,道:“臨陣換帥是兵家大忌!大王肯定是聽信了讒言,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待我破了秦軍再回去請罪也不遲!”
於是拒絕交出兵符。趙蔥和顏聚都曾是李牧的手下,對此也無可奈何,隻得稟告趙王。趙王聽罷更加憤怒,郭開知道李牧回朝必然不會放過自己,便乘機獻計道:“李牧又抗命,看來真的是圖謀不軌,大王不如派出宮廷衛隊,將李牧秘密逮捕處死,以絕後患!”趙王聽從了郭開的建議。
趙王的衛隊以代趙王巡視前線的名義混入李牧大營將李牧抓了起來,並詐稱抓到了秦國的奸細,將其殺害於轅門!
司馬尚得到李牧被殺的消息,大哭一場,擔心自己也會被殺害,便逃到了齊國。趙蔥和顏聚無奈之下開始指揮趙軍作戰!
第二年春天,秦王得到李牧已死、司馬尚叛逃的消息,立刻命令王翦、楊端和同時向趙軍發起猛攻。此時趙軍因為李牧之死士氣低落,叛逃者無數,加上趙蔥指揮失當,秦軍很快便突破了趙軍的防線,趙蔥也死於亂軍之中。
趙軍北線防線已經突破,南線不能獨守,於是顏聚帶著殘餘部隊退守邯鄲,二十萬秦軍很快便殺到城下。
趙王遷非常恐慌,急忙召群臣商議對策。相國郭開道:“秦軍此次傾巢出動,我趙軍兵微將寡,與之抗爭無異於以卵擊石。不如早點投降。或許還可以保全性命!”
公子嘉大怒,道:“相國為何如此貪生怕死,長平之戰後邯鄲被圍比這更加凶險,而秦軍最終還是被打敗了!如今隻要我們堅守城池,同時派人向各國求援,必能反敗為勝!”趙王見公子嘉態度堅決,便假裝答應了他的請求,表示抵抗到底。
朝會後,郭開拜見趙王,道:“以前能夠守住是因為有平原君、信陵君,而今他們都已經去世了,秦軍卻比以前更加強大,這是誰都阻擋不了的,與其被攻破城池,死無葬身之地,不如獻城投降,還能保全性命!”
趙王早就被嚇破了膽,便道:“全憑相國安排了!”
於是郭開使人帶著趙國的地圖與價值連城的和氏璧,前往秦營獻寶請降。並與秦軍主帥約定次日大開城門,迎接秦軍入城。
此時,公子嘉與將軍顏聚正在城上巡視,聽說趙王已經派使臣前往秦營請降,知道大勢已去,便帶領宗族數百人衝出北門,逃往代郡。
第二天,秦軍進入邯鄲城,將趙王遷和趙氏宗族大臣全都囚禁起來,送往秦國首都鹹陽。秦王贏政以郭開之功,封他為上卿。趙遷失德亡國本應治罪,因其獻城投降,免去死罪,削去封爵,流放於房陵。
秦王聽說攻下邯鄲後,非常興奮,他的興奮在於,邯鄲曾經是他的故鄉,他在這裏生活了十三年,而那十三年,他就如同一個過客,不受人待見。現在他卻成了這片土地的主人!
於是秦王親自來到邯鄲巡視,重賞了所有曾經幫助過自己的人,同時把那些當年欺負自己,瞧不起自己的人全部坑殺!包括那對曾經與自己爭奪小魚的母子!
其餘政策全部參考對韓國故地的處理方法。
就在秦王巡遊故地的時候,趙太後病逝!秦王從邯鄲趕回來奔喪,為趙姬舉行了盛大的國喪,同時秦王回鹹陽時,又帶回了很多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