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陽太後年邁,已多日不理朝政,熊狀又明哲保身,現在是呂不韋和嫪毐兩家獨大!”
“兩強並立是不會持久的,如果不出所料,呂相國和嫪毐很快就會再起風波!”
“這點寡人也看得出來,隻是我思來想去都覺得成蛟反叛的甚是蹊蹺,如果說他要趁出兵趙國的時候反叛,那不應該在與趙軍作戰半年後才反叛,應該出鹹陽就立刻回軍,獲勝的把握還要大一些!此時恐怕另有隱情。”秦王嬴政對成蛟反叛的事情還是耿耿於懷!
“微臣也覺得蹊蹺,從事情的結果來看,嫪毐收益最大!”
“會不會是嫪毐和趙太後設計了此事嗎?”秦王眼睛一亮,好像想到了什麼!
“微臣並無證據,不敢妄言!請大王聖裁!”
“寡人口諭:命李斯暗中重新調查成蛟謀反一案,發現任何隱情都不得隱瞞!”
“微臣領旨!”
通過與李斯的對話,嬴政更加懷疑成蛟謀反事件的真相。他對自己的這個弟弟還是了解的,長於深宮之中,凡事都由夏太後做主,他本人並沒有太大的主見,必是受了蠱惑才做出如此糊塗的事情!
嫪毐被封為長信侯之後,誌得意滿,為炫耀自己的名聲,他廣開大門收攬門客,投奔他的人越來越多,門客多達千人,大有與呂不韋一爭雌雄的勢頭。
嫪毐的排場也越來越大,出入儀仗都超出了禮儀的要求。但是趙太後對他異常寵愛,嫪毐所使用的宮室、車馬、衣服、苑囿、遊獵一律沒有限製。封地內事無大小都由嫪毐決斷。
不久,趙太後又把河西、太原郡改為嫪毐的封國,對嫪毐的封賞到了無以複加的地步,朝中很多官員都爭相拜訪,長信侯府門前人流絡繹不絕。
相較於嫪毐的張揚,相國呂不韋卻表現的異常低調,自從懸賞一字千金修改《春秋》後,呂府一下子就寂靜下來,雖然呂不韋仍然養著三千門客,但前來拜訪的人卻並不多。
呂不韋當然不能容忍嫪毐的日益驕縱,他的門客也提醒他,如果不趁早除去嫪毐,必然會影響到自己的地位,這一點呂不韋當然清楚,可是他現在有苦難言。
趙太後已經完全倒向了嫪毐,對於嫪毐的封賞也不再遮遮掩掩,這讓呂不韋後悔莫及。如今麵臨的最棘手的問題就是如果要除去嫪毐,就必須先除掉趙太後。但現在夏太後已死,華陽太後年齡也大了,後宮的權力實際上已經掌控在趙太後手中,有調兵權的秦王印璽也歸趙太後管理,呂不韋如針芒在背,一不小心自己就可能要搭上性命,沒有萬分的把握,根本不敢輕舉妄動。呂不韋隻能在長信侯府和趙太後宮中廣布眼線,等待時機。
對於這一切,嬴政都看在眼中,對雙方的一舉一動都了如指掌。他都保持著沉默,像一隻雄獅注視著自己正在爭鬥的獵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