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豪那些人顯得更加得意了,紛紛嘲諷徐浪,一個個的恨不得用吐沫星子淹死徐浪。
劉老自然不會幹落井下石的事情,他笑嗬嗬的替徐浪解圍,“幹咱們這行的,誰都有看走眼的時候,常用的一句話,估計就是花錢買個教訓吧。”
慕容嫣也大方自然的笑道:“是啊是啊,就當花錢買個教訓吧。”
王春豪等人卻不放過這個機會,肆無忌憚的嘲諷道:“劉老這話雖然不錯,但是,徐浪兄弟也太過武斷了吧?我的屬下和我本人都已經主動的承認這是一本故意做舊的贗品了,連劉老本人也剛剛親自鑒定過了,這就是一本破書,徐浪兄弟卻仍然堅持花高價買走,這不是愚蠢是什麼?”
劉老也不知道該怎麼反駁了,麵露不悅,低頭喝茶。
慕容嫣實在是聽不下去了,但是,好像徐浪這事兒做的的確不怎麼理智,她同樣也無言以對。
徐浪似乎對周圍人的嘲諷議論充耳不聞,好像別人正在說的這事兒跟他半毛錢關係都沒有。
此時的徐浪仔細的翻看這本舊書,隨著翻看時間的延長,剛剛消失的微微涼氣又重新浮現,他精準的感受到了,心中更加疑惑,他之前判斷古玩真假與價值,就是靠著眼球的特異功能,按理說,不會出錯啊。
不過,像是這種舊物散發的微微涼氣,時而有時而消失的現象,徐浪還是第一次遇到,他對這本書更加感興趣了,看著看著,他突然發現位於後半部分的兩頁紙厚度明顯不一樣,他單獨的翻開來看,眼球中感受到的涼氣更盛。
見徐浪一言不發,抱著一本破書看起來沒完沒了,王春豪等人又是嘲諷道:“徐浪兄弟,看走眼就看走眼了唄,輸了錢也不要輸了風度嘛,你抱著一本破書看個沒完,未免有點太小氣吧?”
經過這麼一提醒,坐在徐浪旁邊的劉老這才發現好像徐浪真的對這本書很感興趣,他也下意識的低頭看了過去,隻見徐浪拿出了一個刀片,輕輕的割開其中的兩頁紙,竟然從中抽出一頁更加薄的紙來。
劉老不由得瞪大了眼睛,著實有些驚訝,且不論抽出來的這張紙上是什麼內容,單就這種方式來說,是他入行幾十年來第一次遇到的。
這種方式用行話來說,叫做“夾層”,像是書畫夾層啊,器具夾層啊,都很常見,但是,像這種一本書中的兩頁紙之間的夾層,他還是第一次見到,十分的感興趣,急忙問道:“徐浪小友,這是怎麼回事?”
坐在另一麵的慕容嫣也是眼前一亮,著實吃驚不小,急忙湊了過去。
王春豪等人不由得一愣,同樣感到十分驚奇,紛紛湊了過來,想要看看這究竟是什麼名堂。
徐浪小心翼翼的抽出一張更加輕薄的紙來,那是使用英文書寫的信,其中還配有圖畫,可謂是半畫半文,看落款,此物出自於華夏國唐朝時期,一位仰慕華夏文化的著名洋學士亞力士康姆之手。
據史料記載,這位洋學士來到華夏國之後,仰慕華夏文明,特別是繪畫藝術,四處拜師學習,最終成為一個中西合璧的大畫家,他回國的時候把自己畢生作品準備都贈送給華夏百姓和諸位好友,一件都不帶走,用他的話說,他的藝術成就取自華夏,也隻能留在華夏,待歸國後他可以再畫。
於是,在歸國前的一天晚上,亞力士康姆把所有作品都打包,然而,前來接應他回國的母國官員卻屢屢勸說他,不要把自己的作品寶貝留下來,帶回母國,這是他和母國的財富。
可是,這個建議被亞力士康姆拒絕了,他堅持要把畢生所學的東西留在華夏國。
然而,悲劇就這麼發生了,在前來接應他的母國人士看來,絕對不能留給華夏國一樣東西,寧可燒掉毀掉,也絕不能便宜了華夏人,他竟然連夜放火,燒毀了所有。
洋畫家氣的氣絕身亡,成為了人類藝術史上的一大遺憾,所以,他生前的作品幾乎沒有,多見於史料記載中。
卻是萬萬沒有想到,亞力士康姆竟然還有一副生前遺作流落人間。
別看這幅半文半畫的作品僅僅有書頁大小,但卻突出了亞力士康姆的繪畫風格,對研究他個人生平,以及當時的社會環境,都有著非常大的曆史意義。據說,去年一副亞力士康姆的高仿作品,都賣出了五百萬的天價,這幅真品,恐怕更是價值連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