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中西合璧(2 / 2)

這家夥明明在國外生活過幾年,連農村都辦西式婚禮了,他怎麼就愛搞這麼一套?

尤其是酒店門口的舞獅隊,雖然熱鬧歡騰,哪有樂隊高雅時尚?

黎是隔著一條喜帕仿若隔離了外麵的世界,她正沉浸在胡思亂想中,一個不留神腳板撞倒了台階,身子一個踉蹌險些摔了出去卻被人攬腰一抱穩住了身子,一陣唏噓之後便是哄堂大笑,連司儀都借機取笑新娘借機投懷送抱,新郎急著入洞房。

“怎麼心不在焉的?今天是咱們大喜的日子,老婆你認真點,要抱咱回家入了洞房抱個夠。”陸戰僑湊近黎是低聲說道,雖然嗓音輕柔,語氣平和,但那抹打趣的意味再清楚不過。

“有本事你弄個蓋頭戴著試試!我都快悶死了!”黎是壓著嗓音說得咬牙切齒,一想到當眾出糗不免麵上一陣緋紅。

又不是她願意摔的,這裙子太寬太長,腳又太小,壓根沒看到台階。

“你若早說我倒是不反對來一次反串式的婚禮,你穿這套嫁衣肯定驚豔四座,其實我羨慕著呢,我穿沒準也會好看。”陸戰僑在蓋頭邊丟下這麼一句話便退開了。雖然廳中音樂聲充斥整個空間,但他仍能聽得見黎是那不滿的一聲冷哼。

這丫頭該是正抿著嘴翻白眼呢!

婚禮程序按照古式規矩。

黎是覺得自己這對新人跟個木頭人似的被牽在司儀手中跟著動,拜天地拜的是台下親友,拜高堂拜的應該是雙方父母,隻不過她看不見,最後是夫妻對拜,還因為她的視線被擋嗑了腦門,又娛樂了一下台下的親友。

一連串的祝福過後,黎是終於等到重見天日的時機——新郎官要用秤杆挑蓋頭了。許是因為長時間悶在蓋頭裏,她那張未打過腮紅的臉倒是浮起兩朵紅暈,在晶瑩閃亮的珠簾後顯得異常動人。

陸戰僑怔怔地望著,唇角不自覺地上揚,後又不受控製地上前,伸手挑起那排珠簾,不按司儀的程序就在那發燙的臉頰吻了下來,低低沉沉的嗓音帶著磁性,纏綿悱惻地叫了一句“娘子”。

黎是冷不丁地一顫,當場僵住身子沒了反應,這廝入戲太深了。不過,從震天的起哄與掌聲可以聽得出,他這行為又討好了“觀眾”。

接著是媳婦遞茶的程序。

這是黎是第三次見到陸戰僑的母親,第一次是五歲時,第二次是小學時,印象中這個女人是年輕漂亮又氣質高雅的,所以後來見到陸先生的第二任妻子時,她潛意識裏就有些抵觸。

“媽,請喝茶。”

黎是跪在蒲/團上甜甜地喊了一聲,雙手遞上茶盞,眼裏帶著驚詫與歡喜。這個孫阿姨比印象中要更顯得成熟穩重,卻仍然年輕有氣質,可不是現在的路陸夫人能夠比得上的,所幸……她今天跪的是孫阿姨。

“小是乖,快起來,媽等你這杯茶等了好多年,以後僑子就拜托給你了。”黎是被紅著眼眶的婆婆浮起,手裏塞了個大紅包,她下意識地側過頭對站在一旁的陸戰僑笑嘻嘻地搖了搖,自然而然地喊道:“老公,紅包很厚哦,快謝謝媽!”

這個環節已經脫離了司儀的安排,讓陸戰僑和孫女士都微微一愣,不過,對著笑顏如花一臉幸福又俏皮的黎是,陸戰僑上前擁住她說了一句:“謝謝媽,我們會好好過日子,安穩地走過今生今世。”

台下親友或許不曾注意,但至少孫家二老和孫女士被陸戰僑這一句話感慨得熱淚盈眶,從五歲開始……他這是第一次叫了這一句媽。

婚禮中最讓黎是印象深刻的倒不是這些環節,反而是之後那麵特大屏幕所播放的一個長達十分鍾的視頻,視頻講述的便是他們青梅竹馬的故事,從五歲的合照一直闡述到最後的鳳冠霞帔結婚照,最後屏幕上出現的是陸戰僑在十年前為婚姻所求的簽。

“歸程杳杳定無疑,石中藏玉有誰知。一朝良匠分明剖,始覺安然碧玉期。”這是劉備求賢的典故,是一支中簽,簽語是此卦剖石見玉之象,凡事著力成功也。因為寶在石中,異人少知,直待分明,盡可施為。

陸戰僑當著眾人對她言明,正是因為這支簽,他才能一忍再忍,一熬再熬,終於皇天不負有心人,如願抱得美人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