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僑子來了,到前頭買點牛肉,倆孩子都喜歡牛肉湯。”孫老笑嗬嗬地一臉興奮。
雖說女兒離婚時法院將外孫判給孫家,可孩子九歲時,那陸老書記親自上門又是賠禮又是道歉,愣是把孩子接了回去。盡管住得不遠,為了避免閑言閑語影響對方仕途,他們從未因看孩子主動拜訪過。
幸虧自家外孫惦記黎家的閨女,一個星期至少也會跑回來一趟。
“甭買了,上我家吃去,反正僑子來了肯定跟我家小是湊一塊兒解決。小是常在你們家蹭飯,今兒就上我家來吧,酒店剛到的海鮮,僑子也喜歡。”黎爸爸伸手一攬就將外出的孫老拖回,琢磨著陸戰僑喜歡牛肉湯也是因為他家閨女。
一想到閨女纏得人家連興趣愛好都影響了,黎爸爸不禁有點心虛慚愧,便快速轉移話題:“他爸又寄錢來了?”
陸戰僑的零用錢很多,陸家最不缺的就是錢。
盡管離了婚,陸戰僑他爸隻有一個兒子,當初為了離婚放棄了兒子的撫養權,生怕兒子被孫家教得不認他這個老子,就想用錢哄住兒子。
孫家一直拒絕要這個錢,所以,陸戰僑他爸帶著後任妻子上門時,被孫家二老趕出了小區。隻是不知道什麼原因,一直悶聲不吭的陸戰僑,在父親第二次上門給錢時,同意接收撫養費。他讓陸家開了張卡,定期往上麵打錢,就是不準再進孫家。
因為陸戰僑未成年,卡用的是孫老的名字,取錢的事也落在了孫老身上。
其實他們都不知道,陸戰僑會改變心意,隻是因為黎是跟他說過,想要一個電子琴。老楊同誌一心培養女兒的舞蹈細胞,堅決不讓她“玩物喪誌”,像電子琴這種在她眼裏不太正規的樂器,自然不被接受。
隻不過,陸戰僑取到錢之後,買的卻是一架鋼琴。
然而,黎是這個三分熱度的家夥當然沒學多久,倒是陸戰僑自己堅持了下來,想著可以在黎是發神經想彈的時候教她。
“孩子都被接到他爺爺那兒去了,這錢還是一月一次地彙過來,偏偏僑子那孩子倔,取了錢都用在我們身上,老太婆心裏不舒服,可又說不過那孩子,哎……”孫家的家具電器,能翻新的都讓陸戰僑翻新了,用的就是陸戰僑他爸的錢。
“算了,那是僑子對你們的孝心,別想那麼多。再說了,那錢多半還是花我家小是身上去了,我跟她媽都覺著不好意思,老臉不知該往哪擱,自己閨女倒是讓你家僑子給養著了。”雖說自五歲起,他們給黎是買的衣服玩具應女兒的要求統統會買兩份,可陸戰僑給黎是買過的東西,確實不少了。
不過是個孩子,給自家閨女買東西卻都是花錢如流水。
其實,他們也怕自家閨女被那小子給慣壞了,這樣大手大腳地花錢,長大要是敗家可就麻煩了。
對於這點,黎爸爸也找陸戰僑談過,偏偏那死小子一副老頭子嚴肅模樣對他說教:“叔叔,女兒要富養,不容易給人騙走。”這叫什麼話?有這麼一個小子盯著,誰敢來騙他家閨女?隻要閨女不出去惹事就謝天謝地了。
怎麼說也是被那小子慣得有些無法無天,為所欲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