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一回 黃逍遙夢幻知天命(1 / 2)

時值光和七年,靈帝劉宏當朝,天下分為十三州部,郡縣製、封國製並行,設太守、國相為地方最高長官,全權處理郡國軍政。

二月十五這日,冀州趙國,邯鄲縣城內,趙相向栩披發騎驢,招搖過市,百姓但笑而不語,狀如尋常。

向栩回到相府,大弟子名“顏淵”者回報:“張角今日於淩霄山上,相邀巨鹿、趙國兩郡之民為證,為其弟子黃天舉行冠禮,盛況空前。”

向栩行至前廳坐下,取案上一物在手,徐徐展開,通篇布滿文字,漢隸字體,乃是紙質、卷軸裝《道德經》,向栩邊看邊道:“黃天?”

“正是張角去歲所收第九名弟子,現十八九歲,因喜讀《逍遙遊》,張角便賜他‘逍遙’為字。”

“有何人物前往觀禮?”

“那張角本是巨鹿人,請的多是巨鹿世家,以巨鹿張家、廣宗孟家、癭陶孫家為首。”

向栩怒道:“混賬!這些凡夫俗子也算人物?那張臶可去了?”

“未去,張角數次去請,此人卻不為同族之誼所動,一心隱居不出。有傳言,張角曾派人前往琅琊,邀請道者宮崇及其上師於吉,不過於吉已往吳會之地傳道治病去了,宮崇也不願來,因此不曾請到。”

向栩冷笑道:“張角創道成名不過十年,焉能請動宮崇、於吉?準備準備,明日我要在邯鄲為冉有成冠禮。”

“這……”顏淵滿頭大汗,他這師父乃是天下第一特立獨行之人,行事向來出人意料,今又生了攀比之心,急阻道:“冉有師弟二十有二,早已過了冠禮之齡,師父何必?再者,朝廷遷恩師入朝為侍中,現已延誤多日,再不啟程,恐將獲罪。”

“朝廷不久前才命我加強監視,此時又急召我入京,實在蹊蹺。”向栩狐疑不決。

顏淵聽向栩這意,還不肯上京,隻得又勸道:“大賢良師設方已近一年,至今未反,朝廷必是意識到了這一點。”

“有理!收拾收拾,即刻啟程,先回朝歌一趟,再入洛陽。”顏淵長舒一口氣。

趙國這一郡,西為太行山脈,東為華北平原,共有五縣,皆在東側平原上,自南向北縱向分布:邯鄲、易陽、襄國、中丘、柏人。

此刻,襄國縣,淩霄山腹,太平殿內,另一對師徒也在談心,正是張角、黃天二人。

“師父喚我何事?”

“無事,閑談而已。你已入門一年,我今日趁此機會為你舉行冠禮,你有何感觸?”

黃天凝望著眼前慈眉善目、略顯蒼老的恩師,不假思索地答道:“徒兒隻知師父賢名遠播,太平道日益壯大。”

張角微笑:“一年前,你憑空昏迷在太平殿外,奇裝異服,赤足短發,為師略曉醫理,將你救醒,你卻記憶全無,如同初生,唯一奇者,你又對那書簡中之文字毫不陌生。”

黃天:“想來我記憶雖然不存,但學識仍在,那些文字,至少有七成我能道出無誤。”

張角捋須笑道:“你是天賜之子,為師對你寄予厚望,天晚了,你退下吧,將你幾位師兄請來。”

“是!徒兒告退。”

黃天走後,張角站起,轉身望向殿中黃老二像,口中呢喃著“黃天”二字。十多年前,他棄儒從道,從巨鹿西行至淩霄山,效仿張道陵在西川鶴鳴山創立正一道之事,在此創立太平道,宣揚黃老之學,修建太平殿,供奉黃老二人……

“師父!”唐周等七人已至。

張角再轉過身來坐下,說道:“幽冀青徐兗豫荊揚八州我已設下三十六方,益州、交州、涼州三地偏遠,元義正從荊揚趕往司隸,現今隻剩並州一地,雖近在咫尺,卻一方未設,明日你七人便前往並州,召集方眾,隨時聽我號令……”

張角又交待了許多事宜,而黃天這邊,已回到自己房中,臥於榻上,不覺倦意襲來,便朦朧睡去,進入夢中,飄飄蕩蕩,偶至一處,不知是何所在,但見亭台樓閣無數,仙草神花遍值,中藏路徑,四通八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