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四章 濁酒不銷憂國淚(1 / 2)

自打認識了康樂公主,花宮梵仙便頻頻受到邀請,去赴公主府上的酒宴,和那了空也算是熟識了,唐代的僧人並非像後世一樣的五齋六戒的,除了不吃肉,飲酒是可以的,融合了後世千年記憶的花宮梵仙也算是開了眼。

康樂公主的母親是肅宗李亨的蕭妃,已經亡故,起因是宮廷內亂,當年當太子的李亨,為了自保,便休了蕭妃,因為蕭妃的哥哥蕭道宗謀逆,蕭妃因此而死,李亨自覺虧欠康樂,所以,在眾多兒女裏,對康樂很是恩寵,康樂十五歲,就開了府,自立了門戶,食邑千戶,外加封賞無數,對康樂公主的胡鬧,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整個長安就是一個大交際圈,上至王族顯貴,下至富賈士紳,有大圈,也有小圈,雖然天下已經漸漸顯露不穩定的跡象,但在長安,一切都是奢侈,豪糜的,自然也免不了聲色犬馬,逢場作戲了。

這花宮梵仙過去是潔身自好的,生活非常簡樸,但自從打野狼城回來,又融合了張瀚的記憶後,就開始喝酒,而且酒量漸長,喝慣了後世五六十度白酒的張瀚的記憶,一經與花宮梵仙融合後,對唐朝十幾度的所謂烈酒,就免疫了。

有時候,花宮梵仙想三國時,張飛好酒,嚐嚐用甕牛飲,震驚時人,現在想來,張飛喝的不過是不到十度的米湯而已。

花宮梵仙仰脖喝下一碗酒,旁邊座上一位年輕人高聲喝彩,這年輕人一身綾羅絲緞的錦袍,裁剪的很合身,戴著高冠,別著金簪,一看就不是凡人。

花宮梵仙略微點頭,那年輕人有心結交,端了一碗酒,走過來,說:“這位兄台,好酒量,我已經好久沒有見過酒量如此豪爽的人了。”

花宮梵仙也站起來,用自己手中的酒盞和那年輕人的酒杯碰了碰,問:“兄台如何稱呼啊?”

那年輕人一飲而盡,說:“我是西域小宛國的王子風化清,仁兄如何稱呼?不知在大唐所居何職啊?”

風化清不敢小瞧花宮梵仙,雖然花宮梵仙隻是一身藍緞子的長衫,但舉止穩健,又多次在康樂公主的酒宴上看見,參加康樂公主的酒宴,豈是一般人?

花宮梵仙也飲下一杯酒,說:“花宮梵仙,長安人士,無職,白身。”花宮梵仙可以看出風化清的眼睛裏流露出的失望,但風化清掩飾的很好,哈哈一笑,便轉身回自己的座位了。

花宮梵仙知道關於風化清的社交圈傳聞,風化清,西域王子,王位被其叔叔所奪,流亡大唐,想借唐兵複國,卻遭遇了肅宗李亨的冷遇,一時不得誌之下,便留連長安的社交圈,為的是能結交到有勢力的王公貴族,大臣將帥,好助他複國。

風化清的身邊還坐了一位美嬌娘,年芳雙十,異族風情,一對湛藍的眸子,金色的長發,梳著宮髻,一身的翠羽宮紗服飾,若隱若現,美麗肌膚,明眸皓齒,混血的驚豔,十分可人。

花宮梵仙注意到風化清跟那美嬌娘說話間,頗為親密,想來這位美嬌娘就是西域王子風化清的妹妹碧雲公主了吧,據說她的夫婿和她才結婚三天,兵亂時就被殺了,碧雲隻身一人,隨哥哥風化清逃到了大唐,是風化清社交圈裏的臂助。

碧雲依仗她的年青貌美,著實迷惑了不少長安城裏的王公子弟,創下了不小的社交名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