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金策劍出(1 / 2)

秦柯和小水從赤鬆子等人知道了項羽垓下被圍時,均是心急萬分,策馬疾馳向此地趕去。這倒非是擔心戰局變化,而是擔心虞姬的安危。然而還不等他們到達垓下,就傳來項羽兵敗自殺的消息,同時也知曉了虞姬在項羽兵敗前就已自刎身亡了。

二人聽到此消息後,均是傷心不已。

小水眼中含淚,低聲道:“柯哥哥,虞姐姐一生命運多舛,好不容易碰到一個可以保護她的心愛之人,最後卻落了個如此下場,上天真是不公平。如今虞姬姐姐屍體還被漢軍奪去,水兒心中實在不忍,我想柯哥哥前去找那劉邦將虞姐姐的屍體討要回來,咱們再找個地方好好安葬,也算讓虞姐姐死後得以安寧吧。”

秦柯幽幽道:“是啊,是該將虞姑娘好生安葬才是,隻是我覺得還是將那項羽的屍體一起討要回來吧,他二人既然生不能同生,那就讓他們同穴而葬吧,如此,我想虞姑娘若是在天之靈有知,也會欣慰的。”

二人商議停當,又經過多方打探,竟然打聽到了令他二人比較欣慰的消息。原來劉邦得到項羽和虞姬的屍體後,便打算將項羽的屍體在他登基之前掛在旗杆之上,已向天下彰顯自己的功業,而至於虞姬的屍體也沒什麼大用,正準備隨便處理掉時,卻被張良勸下。

張良言道:“那虞姬乃是項羽妻子,並沒有什麼罪惡,如果陛下能將她的屍體好生安葬,如此則可以向天下彰顯陛下的胸襟與大德,何樂而不為呢?”

劉邦此時正是籠絡民心的時候,自然就很爽快地答應了張良的建議,令人先將虞姬的屍體冰封了起來,打算在登基大典之後,再進行選地隆重安葬,以向天下彰顯他的大德。

至於劉邦的登基大典則定在了下個月的二十八號,地點選擇在了山東定陶泗水之陽舉行。

秦柯和小水得知這一消息之後,連忙策馬往泗水趕去。

公元前二零二年二月二十七日晚。

定陶城中,劉邦行宮之中,所有文武官員,齊聚一堂,正在商討確定明日的登基大典事宜。

突然議事大殿門口人影一閃,現出兩個人來,正是匆匆趕來的秦柯和小水。

秦柯也不管他滿堂文武,拉著小水徑直往裏走去,且邊走邊大聲道:“陛下,好久不見,可否還識得在下?”

滿堂文武聽見這道突兀的聲音,登時都是一驚,忙轉頭都往大殿門口看來,看到秦柯二人時,均是震驚不已,都不知這二人如何無聲無息地出現在這裏。武將們更是齊刷刷地拔出了佩刀,滿臉警戒地望著二人。

與眾人反應不同的是,文臣中領頭之人的張良見到秦柯二人登時驚喜不已,忙開口道:“原來是秦兄弟,真是別來無恙啊。”

而劉邦竟然直接從平台上走了下來,高聲笑道:“原來是恩人到了,真是有失遠迎啊。”

此時秦柯和小水已經在滿堂文武的注視下走到了平台之下,站在了劉邦和張良麵前。

劉邦伸手拍了拍秦柯的肩膀道:“我正不知道去哪裏找恩人呢,恩人卻自己出現了,真是意外之喜啊。如今我即將榮登大寶,既然恩人來了,恩人且說,想要個什麼官,我劉邦定然允諾與你。”

秦柯聽這劉邦說話,一口一個恩人的,哪有半點帝王之相,不由笑了笑道:“陛下誤會了,在下此番前來,並非是要討官做的,而是有事想請陛下幫忙。”

劉邦聞言一拍胸脯道:“恩人但請直說,如今還沒有我劉邦辦不到的事情,你說出來,這個忙我一定幫。”

秦柯定了定,看著劉邦道:“在下想向陛下討要兩樣東西,不知陛下可否舍得?”

劉邦聞言眼睛閃了一閃,道:“隻要恩人不要我的皇位,其餘的但請直說就是。”

秦柯笑了笑,豎起一根指頭道:“第一,我想向陛下討要項羽的妻子虞姬的屍體。”

劉邦聽見秦柯說了半天竟然是要虞姬的屍體,不由疑惑道:“恩人啊,那虞姬雖說生前乃是絕世的美人,但如今已是香消玉碎,不知恩人要那屍體作何?”

秦柯指了指身邊的小水道:“這位姑娘名叫荊小水,乃是我未來的妻子,她和虞姬姑娘乃是至交好友,如今想將虞姬屍體討回,好生安葬,了卻一樁心願。”

“這……”劉邦不由遲疑起來,他還想著用虞姬的屍體為他在天下百姓麵前立德呢,說著不由轉頭看向了身旁的張良。

張良看見劉邦的眼神,便走到劉邦身邊悄聲道:“陛下,既然秦少俠乃是陛下的恩人,而如今他既然提出了如此要求,陛下先前又將話說的滿了,若是不答應,反倒落得個知恩不報的名聲。以臣之見,還是允了他吧。”

劉邦自是信服張良,聽罷隨即哈哈大笑道:“既然恩人開口,那我答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