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花陰
薄霧濃雲愁永晝,瑞腦消金獸①。佳節又重陽,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東籬把酒黃昏後②,有暗香盈袖③。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注釋】①瑞腦:一種叫龍腦的香料。金獸:獸形的銅香爐。②東籬:指種葡花的花圃。③暗香:幽香。
【譯文】薄霧濃雲遮蔽了漫長的白晝,憂愁壓抑著我的心頭,龍瑞腦在獸形的銅爐裏燃燒消耗。又是重陽佳節來到,半夜的涼氣開始將玉枕紗帳浸透在東籬手把美酒,正是黃昏之後,有陣陣暗香溢滿我的雙袖。莫要說不淒然傷神,當西風將帷簾卷起的時候,人會比菊花還要消瘦。
【賞析】此詞別本題作“重陽”或“九日”。“每逢佳節倍思親”,此時李清照夫妻暫時分離,思念之情綿綿不絕。上片開頭寫節日的無聊與閑愁,連香爐裏的香料也懶得添加,讓它消盡。一個“愁”字奠定全詞基調。後二句寫佳節重陽的夜晚。一句“涼初透”,全無熱烈氣氛,反給人以淒清寂寞的況味。下片寫獨自對酒賞菊以及內心的愁緒。開頭二句似乎寫得閑雅灑脫,能自得其樂,原也是良辰美景啊!就因為酒前花下少了一個人,於是有了下麵的淒涼意境。“莫道”是突兀而來,三個句子三個層次:不消魂承上逆轉,引出下句“西風”,使重陽佳節帶上蕭索的淒涼;最後推出“人比黃花瘦”的警句來,是重陽“愁”的歸結。“瘦”是全詞詞眼,主題所在。以愁字起,以瘦字止,情思綿綿。後三句是傳世名句。據伊世珍《嫏嬛記》載:易安以此詞寄明誠,“明誠歎賞,自愧弗逮,務欲勝之。一切謝客,忘食忘寢者三日夜,得十五闋。雜易安作,以示友人陸德夫。德夫玩之再三,曰:‘隻三句絕佳。’明誠詰之。答曰:‘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正易安作也。”傳聞未必可信,但這三句確言他人之所未能言也。
聲聲慢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淒淒慘慘戚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①。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雁過也,最傷心,卻是舊時相識。滿地黃花堆積,惟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②?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③,怎一個愁字了得?
【注釋】①將息:休息,保養。②怎生:怎麼③這次第:這一連串的情況。
【譯文】茫然失落嗬尋尋覓覓,時時處處嗬冷冷清清,情懷悲苦嗬淒淒慘慘戚戚。正是乍暖還寒的秋季,最難調養休息。飲三杯兩盞淡酒,怎能抵禦它,晚來的冷風吹得緊急。正傷心之時,大雁飛過去了,卻原來是舊日相識。滿地的菊花零落堆積,它憔悴瘦損,如今還有誰能將它采擷?守著窗兒,獨自怎麼才能熬到天色昏黑。桐梧淒淒更加細雨淋瀝,到黃昏時分,那雨聲還點點滴滴。這情景堪嗟堪泣,怎能用一個“愁”字了結?
【賞析】這是首膾炙人口的千古名篇。寫作者曆遭國破家亡、喪偶流離的愁苦悲慘。起首三句連用七對疊字,有排空而來的怨情,有“大珠小珠落玉盤”似的音樂效果。似泣如訴,籠罩全詞。在寫法上也是獨創。在這種淒涼的境況下,又是“乍暖還寒”的悲秋時節。雖有“淡酒”禦寒,可又偏是“晚來風急”,真是雪上加霜,環境層層壓迫,外力重重摧折;正是詩人曆遭劫難、備受痛苦的形象寫照。“雁過也”三句更進而把苦難與離亂結合起來,借舊時相識的大雁回歸,寄托自己流落他鄉的淒涼身世。下片是在上片愁悶無法排遣後的觸景生情。首三句寫庭院景象的淒涼。“黃花”無人采摘,隻是“滿地推積”,一切不可收拾,一切百無聊賴。次二句寫室內永晝難度的孤寂。“梧桐”三句燈外並舉,物我相呼。最後“這次第”一言總括了上麵種種慘淡景象,迸發出“怎一個愁字了得”的不解愁結。全詞以突兀的開頭,寫愁雲慘淡,繼而借一些典型的淒涼物象,用舒緩婉曲的絮語訴說愁情,一層層推進,將一“愁”字推出,用“怎一個”反問.將愁情推向高峰,讓讀者永不排解,感染力極強。
念奴嬌
蕭條庭院,又斜風細雨①,垂門須閉。寵柳嬌花寒食近,種種惱人天氣。險韻詩成②,扶頭酒醒③,別是閑滋味。征鴻過盡,萬千心事難寄。樓上幾日春寒,簾垂四麵,玉闌幹慵倚。被冷香消新夢覺,不許愁人不起。清露晨流,新桐初引④。多少遊春意。日高煙斂,更看今日晴未?
【注釋】①又:原未作“有”,據別本改。②險韻:用難押的字或冷僻生疏的字做韻腳,叫險韻。③扶頭酒:指容易醉人的烈性酒,扶頭是酒醉狀,不是酒名。④引:這裏當生長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