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鑄劍鼻祖(1 / 2)

明朝年間,有一個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鑄劍大師,不知其出生何年何月何日何地,也不詳其姓字。

他生平就鑄過一把寶劍,名曰“鼻宗寶劍”。

那“鼻宗寶劍”一問世便引起了江湖上無以計數的腥風血雨。那把“鼻宗寶劍”霸氣太盛,飲血止渴,玩世不恭,有藐視天下刀劍的氣勢,有橫劈河山刺破蒼穹的靈力。多少絕世高手為了爭奪這把“鼻宗寶劍”而亡命天涯,多少門派為了爭奪這把“鼻宗寶劍”而瞬間消失。

後來少林舉全寺之力,終於收服了這把“鼻宗寶劍”。從此,這把“鼻宗寶劍”便被少林聖僧收留在少林達摩院裏,再不讓它重現江湖。

正因為如此,這位鑄劍大師便獲得了“鑄劍鼻祖”的譽號。

“鑄劍鼻祖”向來是神龍見首不見尾,居無定所,飄浮不定。能知道他行蹤的人隻有一個,就是他的老伴。可是他的老伴十多年前便因病歸西了。他無子無女也可以說再無親人了。

有時“鑄劍鼻祖”一個人呆呆的傲立在高山之巔靜靜地默默地看著那一輪火紅火紅的夕光裏的斜陽,輕輕地歎息一聲又笑著對自己說:“我的時日不多了,我快要去見我那西天極樂國裏的老伴了。”他低頭一看自己平日二尺來長的蒼白胡須竟被這夕陽之光映得火紅火紅的。

忽然有一天,“鑄劍鼻祖”想到自己的蠟燭即將燃盡了,總該找個自己喜愛的地方揮別人世吧。可是什麼地方適合這位“鑄劍鼻祖”安息呢?“鑄劍鼻祖”是個極其智慧的高人,他相信咱們中華民族的智慧的高峰時代不在當代,而是在遙遠的上古時代。他相信當代的人們苦苦探尋的智慧在很遙遠的時代便有答案。祖先是不可追的,他極其敬重自己的祖先,極其敬重最古老的文化。這位“鑄劍鼻祖”突然心中一亮,他想到世間上最古老的文化部落便還在咱們巴蜀西南邊境上的一個叫“鹽源”的地方生活著。

蜀地,天府之國也,山清水秀,物產豐富,人傑地靈,美不勝收。為何說蜀地西南邊界上的那個“鹽源”文化最古老呢?因為“鹽源”有個瀘沽湖,瀘沽湖岸上的人們還過“母係氏族,走婚製度”的生活。因其文化最古老,且為“母係氏族,走婚製度”,且有無數的美麗姑娘在瀘沽湖上劃著“豬槽船”,故“鹽源”又名“女兒國”。

對,“鑄劍鼻祖”捋著自己的長胡子樂嗬嗬的像個頑童一樣的對自己說:“我要到女兒國去,那裏便是我離開塵世的最好處所,那裏有令我心馳神往的聖潔霞光。”

“鑄劍鼻祖”向來說到做到,他收拾行裝,到市集買了匹好馬,備足幹糧,立即踏上了去瀘沽女兒國的旅程。

不到一個月,這位“鑄劍鼻祖”便來到了蜀地鹽源瀘沽女兒國。來到女兒國的那一刻他驚呆了。

為什麼驚呆了,是失望嗎,還是興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