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四十九章 前五層(1 / 2)

一群修為不等的弟子若有所思的點點頭。

這些弟子資質平凡,以他們的能力,達到風雪塔九重,還真的是難如登天。

“師兄,難道除了修為在生死境的真傳師兄外,我們神橋境的內門弟子,真的沒有辦法以自身的實力,達到九層?”

另一個弟子不死心的說道。

其他人也紛紛抬頭看著那個帶頭的神橋境弟子。

“這風雪塔每攀登一層,肉身的壓力會增加好多倍,還有各種天地之力和道宗前輩生前殘存的意誌阻擾,想達到九層,談何容易?”

那個經驗老道的神橋境弟子感慨的道:“這樣的人在道宗內或許有,不過師兄是沒有見過。”

“對了師兄,你方才說風雪塔第三層是神橋境弟子坐化後,將自身感悟鏤刻在塔壁上的地方?”

所有人都打消了登頂的想法,轉移話題道:“可是,你如今的修為也在神橋境,既然能爬到第四層,進入第三重有什麼意義啊?”

“所謂取長補短,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

那個帶頭的神橋境內門弟子說道:“我修在神橋境五重,離突破生死還遠,之所以選擇進入第三重,就是想理解同境界對修煉的感悟,相互彌補,找到捷徑,更快的突破生死境。”

淩風聽的默默點頭,也覺得有理。

所謂三人同行,必有我師,一個人的思維和精力是有限的,在分析無數同境界的高手的感悟,會更快的梳理出突破的契機來。

道宗千百年來,坐化的強者,將自身的感悟鏤刻在塔壁上,因為種類繁多,猶如漫天的星辰,想梳理出來,談何容易?

如果境界相差的太大,以神橋境的修為,強行梳理生死境的感悟,恐怕一個不慎,還會遭受道意誌的反噬,到時候,真的是偷雞不成蝕把米了。

所以,對尋常的弟子來說,挑選自己最適合的塔層,領悟已故同輩的感悟才是最適合的。

當然,如淩風這個變態就要除外了。

“師弟們,今日師兄就帶你們爬上風雪塔前幾層開開眼界。”

那個帶頭的內門弟子大袖一揮,就打算啟程了。

“師兄,這四根冰柱,沒有借力點,難道我們要直接動用元氣飛上去?”

跟在後麵,問題多多的聚元境弟子苦著臉道:“可是一個初入神橋境的弟子又不會飛怎麼辦呀?”

聚元境後期的弟子可以短途飛行,這個說話的弟子顯然不在這個範疇裏。

“誰說師兄要帶你們飛了?這風雪塔上,構造很是奇特,高度每拔高一米,壓力會不斷的增加,誰敢飛,死的更快。”

那個神橋境的內門弟腳下一頓,道:“道宗的那些老古董既然對外開放了風雪塔,自然留下了讓你們借力的東西,你們看……”

諸多弟子順著那個師兄的手指的方向才發現,原來在四根冰柱上,每個幾丈寬都有一個淺淺的凹槽。

如果不仔細看,一時之間,看真的察覺不出來。

那個神橋弟子再次講述了攀爬風雪塔需要注意的各種事項後,然後帶著幾個弟子打算沿著凹槽緩慢攀爬。

“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