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後記(2 / 2)

——平魯煤炭工業資源整合,綜采改革,生產力提升,是一場曆史性的革命,是平魯經濟史上的一次大進步,我卻隻“采摘”了一二家案例,寫得有失簡單。作者如果推卸責任,就算是采訪煤炭行業有一些不便吧(他們近些年遭遇的“采訪之災”已經不輕),但或許這責任推不掉,還是我堅韌不足,調查乏術。

——平魯有很多單位,光鄉鎮就有13個,在新平魯時期,人人發奮,個個努力,家家出彩。我卻信步而行,在少數地方蜻蜓點水,這一定犯了掛一漏萬之大錯。但我相信讀者一定懷著與我同樣的對山區百姓的感情,同意我信步而行的線路。

——作者了解情況過程中,很多普通幹部們總要補充到區領導的情況——區委書記郭健觀念超前,腹有良謀,宅心仁義,作風儒雅;區長李俊直麵矛盾,披荊斬棘,吃住在崗,宵旰憂勤……平魯幹部們希望作者能多寫領導同誌一筆,切切以言,諄諄以囑。但作者習慣於民間敘事、民間風格,為了維護自己一貫的民間原則,隻能犧牲平魯人的一層美意。

……

還須向讀者特別說明:為了諸多現實原因,並為了行文方便,本書少數人物與個別地名采用了化名或托名,敬請讀者諒解。

我還有一個幸運。

作為國家和諧社會建設的縮影,作為朔州市兩大城區之一的紀實——本書的麵世,正值中華人民共和國六十大慶之秋,我記述的對象平魯所在的朔州市二十華誕之季。這樣,我的它必然將受到更多關注。當它的部分內容在《中國作家·紀實》第246期發表不久,已有一些讀者反響,茲錄朔州市政府一位讀者和一位甫出校門的大學生讀者通過手機短信發來的兩則讀後感——

……我邊走邊讀,讀了兩頁;下班回家接著讀,剛讀完大作,感覺甚好,語言美,邏輯強,呼照緊,刻劃細,條理清,活潑,生動,充滿辯證法。高於你以前的一切……

……今天天氣冷得不得了,我一整天都沒有踏出家門半步,窩在家裏讀您的報告文學呢。我一般不善於誇人,不過讀了此作也得說您真的寫得很棒,通過您的作品,我們看到平魯活了,很有生命力……

謝謝你們!

感謝所有關注本書的人們,故首先要感謝平魯人民的創造。

感謝擔任中國作協和山西省領導的張平老師和《中國作家》主編艾克拜爾·米吉提老師為本書熱情作序。

感謝我母親程愛英,她一直以來灌輸、要求、約束我以正直的人格;感謝她通過了我這本書,並以一位平魯農民的身份為本書題寫書名。

感謝百花文藝出版社領導和編輯韓鐵梅的出版支持。

二〇〇九年四月十五日,於山西省朔州市平魯區文昌塔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