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總序(1 / 1)

常智奇

精神追求家園,肉體尋覓物質。人,是靈與肉的有機體,人在物質與精神的統一中尋覓理想的生存方式與境界。傳統觀念的人更多地回歸家園,現代觀念的人更多地走在路上。前者在人生的追求中更多地趨向於已有的精神成果;後者在人生的追求中更多地趨向於尋覓和建立更符合人類未來發展趨勢的精神體係和規範。我們提倡和強調精神在追求與創造中,不斷地尋覓。我們提倡和強調人在現實生活中,不要安於現狀,不要貪圖享受,不要因循守舊,不要固步自封,不要沉迷於“三畝地裏一頭牛,娃娃老婆熱炕頭”的狹小空間,要衝破自我主義的情欲,衝破世俗的生活迷霧,踏上現代人精神追求理想的旅途。《人在旅途》這套文叢,正是在這種指導思想下編輯出版的。

《人在旅途》叢書,麵向基層,提倡一種書寫來自社會底層生活體驗的文學觀念。我們生活的時代,是一個曆史巨變的時期,關注普通民眾的生存狀況和生存方式,反映普通民眾的情感樣態,是我們文學反映時代,擔負起曆史使命和社會責任的要求。《山妹》《綠野心音》《寂春軒詩文選》《無奈的悠遠》《藍溪玉韻》這五本集子,是五位作家從生活的底層發出的心靈之聲。他們在生活的真實與藝術的真實的統一中,編織自己藝術的、詩性的、美的花籃。他們用自己精心編織的花籃,盛上從山澗、崖畔、房前、屋後撿來的野菊花、山丹丹、馬蘭草,獻給沐浴在晨曦中的讀者。那帶露的鮮豔,那襲人的馨香,那泥土的芬芳,給人以綿綿的美感。

孫興盛是我的朋友,他是一位作家。他的《山妹》寫成後,約我為他寫篇序。在寫這篇序文的過程中,他談到了希望我與陝西文學創作研究會的秘書長——孫亞玲女士合作出書的設想。我對孫亞玲女士的幹練、勤勉、善良、熱情,感知多多,這樣一拍即合,就有了這套叢書的編發初始。在以後的工作中,孫女士承擔了大量的任務。

2005年11月26日於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