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國丞相諸葛亮,字孔明。他帶領5000名士兵前往西城,準備把存放在那裏的糧草運回漢中。這時十幾個密探接二連三飛馬來報,說魏國統帥司馬懿率領一支15萬人的軍隊如黃蜂一般正向西城湧來。而此時,孔明身邊隻有一些文官,連一名戰將都沒有。他率領的5000名士兵有一半以上已押運糧草離開了西城,現在城中隻剩下不到2500名士兵。隨行官員們得知這一消息,都大驚失色。孔明馬上登上城樓一望,隻見天邊塵煙滾滾,司馬懿的大軍離這兒已不遠了。孔明下令:“將城上旗幟落下藏好,士兵各就各位,不準擅自離位或大聲喊叫,否則斬首。城門大開,每門留二十名士兵,穿上百姓服裝,清掃街道。如果司馬懿的軍隊來了,誰也不得擅自行事。我自有計策。”
隨後孔明身披鶴氅,頭戴綸巾,在兩個小僮的伴隨下,攜一張古琴登上城樓。在欄杆前坐定,又點燃了幾炷香,然後,開始撫琴。
這時,司馬懿先頭部隊的偵察兵已到達了城下,看到這般情景,急忙回去向司馬懿報告,司馬懿聽了大笑。他命令部隊停下,自己策馬向前,從遠處觀望城中情況。事情果然如偵察兵報告的,但見孔明麵帶微笑,從容不迫地端坐在城樓上撫琴,座前香煙繚繞。他左邊的小僮雙手捧著一柄寶劍,右邊小僮手執拂塵,城門附近有二十幾個百姓在默默地打掃街道。司馬懿看後,心中頓生疑團。他策馬而歸,急命後軍變前軍掉頭向北山方向退去。路上,他的次子司馬昭不解地問:“諸葛亮肯定手中無一兵一卒,才設下這個圈套,父帥為何命令大軍撤退?”
司馬懿答道:“諸葛亮為人謹慎,凡事都是三思而行。他從未冒過一次風險,今天城池四門大開,其中必有埋伏。一旦我軍進了城,就正中了他的計,你還不明白啊!趕快撤退不會錯!”
司馬懿軍隊撤走後,孔明撫掌大笑。官員們無不驚訝,他們問道:“司馬懿是魏國著名將領,今日率15萬大軍來犯,見了您就倉促而退,是何道理?”
孔明答道:“這個人認為我思維周密,辦事謹慎,不會冒風險。他看到我們城門大開,就以為有埋伏,於是便撤退了。我原本不願冒險,今日用此計,實是無奈。
在場的官員聽後都讚歎不已,說道:“丞相真是神機妙算!若是我們遇到此事,恐怕早就棄城而逃了。”
孔明說:“我隻有不到2500名士兵,若棄城而逃,那跑不了多遠,司馬懿就會將我們全部生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