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教訓與啟示(6)(2 / 2)

所有我們這些有生命的人都在他掌中;靈智與身體,人,獸,元素——水與火——氣流與樹脂——一切有生之物……

生存何足道!要生活,就必須行動。您在何處,primnsmovens?我在向您呼籲,箭手!生命之弓在您腳下橫著。俯下身來,揀起我吧!把箭搭在我的弓弦上,射吧!

我的箭如飄忽的羽翼,嗖地飛去了;那箭手把手挪回來,擱在肩頭,一麵注視著向遠方消失的飛矢;而漸漸的,已經射過的弓弦也由震顫而歸於凝止。

神秘的發泄!誰能解釋呢?一切生命的意義就在於此——在於創造的刺激。

萬物都在期待著這刺激的狀態中生活著。我常觀察我們那些小同胞,那些獸類與植物奇異的睡眠——那些禁錮在莖衣中的樹木、做夢的反芻動物、夢遊的馬、終生懵懵懂懂的生物。而我在它們身上卻感到一種不自覺的智慧,其中不無一些悒鬱的微光,顯出思想快形成了:

“究竟什麼時候才行動呢?”

微光隱沒。它們又入睡了,疲倦而聽天由命……

“還沒到時候呐。”

我們必須等待。

我們一直等待著,我們這些人類。時候華竟到了。

可是對於某些人,創造的使者隻站在門口。對於另一些人,他卻進去了。他用腳碰碰他們:

“醒來!前進!”

我們一躍而起。咱們走!

我創造,所以我生存。生命的第一個行動是創造的行動。一個新生的男孩剛從母親子宮裏冒出來時,就立刻灑下幾滴精液。一切都是種籽;身體和心靈均如此。每一種健全的思想是一顆植物種籽的包殼,傳播著輸送生命的花粉。造物主不是一個勞作了六天而在安息日上休憩的有組織的工人。安息日就是主日,那偉大的創造日。造物主不知道還有什麼別的日子。如果他停止創造,即使是一刹那,他也會死去。因為“空虛”會張開兩顎等著他……顎骨,吞下吧,別作聲!巨大的播種者散布著種籽,仿佛流瀉的陽光;而每一顆灑下來的渺小種籽就像另一個太陽。傾瀉吧,未來的收獲,無論肉體或精神的!精神或肉體,反正都是同樣的生命之源泉。“我的不朽的女兒,劉克屈拉和曼蒂尼亞……”我產生我的思想和行動,作為我身體的果實……永遠把血肉賦予文字,這是我的葡萄汁,正如收獲葡萄的工人在大桶中用腳踩出的一樣。

因此。我一直創造著……我的血液耗盡。我的責任盡到。無須再去想它。我實實在在身在九泉之下,而且沒有什麼囑托。

人生

韓波

聖地的寬廣大道,殿宇前的大平台!婆羅門僧人曾為我傳述箴言,今且如何?隻見舊物依然如故!江河上白銀似的時刻,陽光燦爛的時刻,女伴手扶著我的肩,還有辛香氣息吹拂的平原,我佇立愛撫的驚景,一直在我心頭縈繞不曾遺忘。——殷紅的鴿群環飛在我思緒中轟轟有如雷鳴。流落在此,隻剩下這一幕還依稀可見:搬演各種文學中的戲劇佳品。那豐富新奇的內容我或許還可以給你指點。對於你發掘出的珍奇曆史故事,我還要細細考校。我看看下文如何!我的智慧不值得重視,正如混沌也可鄙棄。與你的麻木不仁相比,我的虛無又能怎樣?

我是一個發明家,我的功績與我的先行者相比,大不相同;就算是音樂家,我的發現也無非是愛的秘密一類事物。如今,作為天時不利身居窮鄉僻壤的紳士,回首往事,也多有感慨,回想窮困的童年,從師學藝的經曆,憑一雙泥腿走到現在這一步,還打過幾次筆墨官司,鰥居孤處五六次之多,也有幾回婚娶,即使如此,我這個頑強的頭腦也容不下琴瑟諧和。我有自家的神聖歡樂。說起這些老話我從不後悔:鄉土磽薄,民風簡樸,培育了我這一分極壞的懷疑主義。但在今後懷疑主義也不見之於行,何況我已陷入新的困擾不得解脫,——我隻有等待,等待有一日,變成一個十足惡劣的瘋人。

在穀倉裏麵壁一十二載,我認識了人世,這出人間喜劇我已經詮釋得一清二楚。躲進一間小貯藏室,我還研究了曆史。我在北方一座大城市某種夜半舉行的慶會上,古代名畫上的仕女都曾遇到,親眼目睹。在去巴黎的舊道上,有人給我講授了古典學術。我在一座完全東方式華麗大宅之中,完成了我的偉大事業,光榮退隱。我的血液耗盡。我的責任盡到。無須再去想它。我實實在在身在九泉之下,而且沒有什麼囑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