麵對一個翩然來臨新的世紀
《同一片藍天》報告文學問梓之際,一個新的世紀已經翩然到來了。
這是一個意味豐饒的象征,在厚實、沉重而業已翻過去的20世紀整整一個百年,中國與世界累積的教育與科技方麵的成就,是以往任何一個世紀都沒法比擬的。
中國現代民辦教育的發生、斷裂、再縫合萌生,以至崛起,也發生在20世紀。那麼,在腳步跫然的21世紀前二三十年,是否會成為中國現代民辦教育尤其是大學民辦教育的發展、衍化乃至繁盛的時期?有著三四百年發展曆史的西方大學,私立不僅與公國立並駕齊驅,而且處處有獨標高格的卓異表現,西方的大學在世界現代科技與文明的舞台裏,始終扮演著領銜主演的角色,比較而言,中國大學的引領作用,直到改革開放以後,才漸次肯定、強調以至強化。
姑不論我們的大學是應該立足精英教育還是大眾教育,是應該培養高精尖人才還是培育高素質的勞動者,是應該保持學術獨立還是應該緊密聯係市場經濟的現實……這些問題在文中都有或深或淺的涉及,我們交付這本書稿時,在接觸了成百的教師、學生、畢業生以及方方麵麵的學者和幹部之後,最深刻的感受的是,我們的社會,無論從求學一方或社會需求的一方,都太需要有特色、有品位、有吸引力的大學了,且無論是公辦還是民辦。
檢點起來,中國現代的民辦大學在建國前就是跛足的,建國後偌多年裏更是抑製了其萌生。90年代前後出現、發展起來民辦大學,遍地開花,用風起雲湧之勢來形容,當不為過。繁盛不是壞事,尤其我們麵對的是前幾十年民辦大學凋零一至於斯的境況。讓民辦大學與公辦大學在同一道起跑線上競爭、迅跑,這真是國家未來使命之所寄!
民辦大學當然有很強很迫切的改革、管理、提高等一係列問題,公辦大學又何嚐沒有?如同我們在個體或民營企業發展之初,感受到種種的擔心、顧慮、彷徨一樣,我們現在對民辦大學的心態,實在得其仿佛。
準此,多研究一點民辦大學尤其是有特色或有爭議的民辦大學的個例,就不是沒有意義的,甚至,不會是一般的意義。如果說,我們是用了報告文學的形式(當然也穿插了政論、敘事、說明、描寫等多種形式)來勾勒藍天職業技術學院,實在還可以有通訊、調查報告、經驗(教訓)總結等其它形式的文章或論著出現。教育界的學者還可以辟出若幹專題,如進行甲民辦大學與乙民辦大學的比較研究,甲民辦大學與甲公辦大學的比較研究,甲國內民辦大學與甲國外私立大學的比較研究等課題論述。
縱觀世界大勢,大學委實是一個國家的經濟潛力所在。
尤記得在2000年11月一個寒雨飄飛的夜晚,藍天學院計算機、商貿、經管等6個係的學生在江西教育學院的禮堂,自編自演了兩個小時的文藝節目,來自昆侖山下、大興安嶺、西子湖畔的學生們同台獻藝,表演了包括合唱、舞蹈、獨唱、琵琶獨奏、吉他彈唱和武術在內的20多個節目。
節目內容之廣、之精彩、之真誠,令筆者大感意外,以為放到任何一所高校去“竟演”,當不會遜色。更感意外的是,這麼一個大冷天雨夜,且從藍天學院本部到教育學院禮堂有半個鍾頭的步行路程,學生看自己節目的熱忱,到了每班隻能發十幾張票來限製的地步,可容納一千多人的禮堂座無虛席,環觀站立者不少。人氣之凝聚之旺盛,可見一般,令人難忘。
據雲,學校幾乎每月有類似的演出,而這場節目,學生們一致真誠地獻給他們剛剛榮膺第十一屆中國十傑青年的於果校長。
一年一度的“中國十大傑出青年”評選,對於一所一兩萬青年聚集的大學,意義非同小可,十傑的評選由各省級團委、青聯參與推選,由中華青年聯合會、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中央電視台、中央人民廣播電台、人民日報(含海外版)、中國青年報、光明日報、解放軍報、經濟日報、科技日報、工人日報、農民日報聯合主辦。推選的辦法十分嚴格,如規定推報2名人選時,人選不能是同一界別;同一人選不能連續3次推報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