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幕 天道異鳴 第三百一十八章 千秋大業(2 / 2)

“你們的方法可行,但逢我為神,我不同意。現在的我,隻有一個身份。”柳夢說著,微微轉頭,深情款款的看著身邊李一鳴,那眼神意思很明顯:她,隻是他的女人。

“其實,也不一定非要推一個人出來吧?”李一鳴有些尷尬的抓抓頭,內心卻是幸福感爆棚。

老者和潘俊偉相視一言,久久無語,他們從來沒想過柳夢會有這樣的回答,成神啊?一個種族的精神信仰,老者自己都從來不敢有這樣的念頭。

換李一鳴?得了吧……東海一戰,李一鳴現在是標誌性的反麵教材。

“神,隻是一種思想載體,完全不用特指某一個人,比如國家當前的政治信仰,又比如……天道……”柳夢見兩人沉默不語,緩緩開口。

……

人類曆史上最大的文化運動開始了,所有的學者投身於典籍的篩選,一本名為《善》的書籍在短時間內公布於世,廣為流傳。

立法部的官員加班加點,史上最嚴厲的法律條款出/台,而奇怪的是,這部無論是從人文還是人性都堪稱苛刻的法律,卻得到民眾最大層度的支持。

各大媒體大篇幅的報道著護道者的相關信息,甚至幾乎每一次報道都會有護道者親自現身說法,分析解讀護道者的存在,以及護道者存在的意義。

想要民眾接受護道者這個遊離於世界之外的群體,首先,就是要讓民眾信任護道者。

這話是方水兒說的。奉柳夢為神的計劃擱置,方水兒自然而然的成為了護道者的代言人。她有著無人能及的群眾基礎,當風靡萬千的東宮娘娘身著閔月墜星鎧,從雲層中落下,揮舞著七彩羽翅,出現在直播畫麵的時候,全民沸騰了。

鬼門關的事跡被拍成了譯製片,它的形成、經過、影響,被最大程度的透析解讀,民眾終於真真切切的體會到,自己偶爾萌發的那一絲惡意,會對世界產生怎樣的影響。

製約人性的三個層次,民眾道德監督、律法社會監督、自我信仰監督。三個階層同步實施,其花怒放。

當你想隨地吐痰的時候,發現身邊有人,你擔心被別人說沒素質,所以你沒有吐。這是道德製約。

即便你不在乎旁人的看法,可你害怕被罰款而沒吐的,這是律法製約。

當隻有你獨自一人的時候,你依然意識到隨地吐痰是不好的,這就是信仰製約。

因為這個時候你明白,人在做,天在看……

短短時間,社會風氣得到了極大的改善,不能說一夜之間壞人都變成好人,但那些見不光的事情,卻很少有人再事無忌憚了。

鬼門關所造成的四個廢墟開始重建,國家的強大在這一刻體現的淋漓盡致,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在當權的動員下,無數的資金和自願者湧向著這四個地方,從聲勢浩大的工程不難推測,在不久的將來,這四所城市會成為一種標誌,標誌的人類文明的又一次革新。

世界翻天覆地的改變著,可東海一戰中大放異彩的幾個人,除了方水兒外,其他人卻是再也沒有露麵。

李懷北失蹤了,北海漁村的礁石邊上,又多了一個令人不恥的醉鬼。這人整日舉著個破葫蘆,手臂上纏著一段格格不入的黃色絲巾,腳邊插著半截殘刀。每當夜幕降臨時,他總是用那邋遢頹廢的目光呆呆的望著星空……

杭城舊城區的改造依然沒有停止,隻是在工地外圍的茶樓裏,多了一對奇怪的組合,一個熱情熱心的服務員,一個年僅八歲的老板娘。這對組合周圍的居民都熟悉,畢竟從這茶樓轉手後,他們就一直住在店裏。過去沒什麼,現在受大環境影響,居民一個個母愛泛濫。這樣一來,這個富有愛心,一直默默照顧東家女兒的店小二,和那個粉雕玉琢的留守兒童,就成了居民的重點關注對象了。

每日都會有莫名其妙的居民光臨茶樓,他們也不是來喝茶,往往都是隨意點一杯茶水,就東家長,李家短的問候著。茶樓的廣告牌歪了,第二天就會莫名其妙的被修好。茶樓的掃把短了,第二天門口就會出現一打。每每到用餐時間,總會有居民剛好外出買食物,又剛好多買了兩份,又剛好路過茶樓……

最誇張的是,有一天白澤好奇的拿起具名拉下的唐詩三百首看了一眼,第二天,茶樓內就多出了整整一螺教材,從《嬰幼兒智體訓練》一直到《三年高考五年模擬》……

至於李一鳴和柳夢,在老者離開的那天後,就再也沒有人見過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