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附錄:周倉的故事(2)(1 / 3)

關羽和魯肅在正位坐了,周倉一旁站立。他見魯肅喋喋不休,一直糾纏著索要荊州,心裏很惱火。他想:關將軍唱個“紅臉”,大麵子要應付;我就唱個“黑臉”,給他們點刺激。於是,周倉走到亭子中間,一手持刀,一手指著魯肅,大聲辯道:“當初打荊州,我們都賣了命的。天下者,眾人之天下,怎麼就該你東吳獨家占有?”

關羽起身,假意喝斥他:“國家大事,哪容你插嘴,還不退下!”順手接過青龍刀,遞給周倉一個眼神。

周倉退下亭子,跑到江邊,朝對岸揮動大旗,給關平發出了信號。他看看江邊兩側長著茂密的蘆葦叢,琢磨著裏邊會有埋伏。為了看個究竟,他騰身一躍,跳到了臨江亭子上,四下一瞅,嘿!蘆葦叢裏果然埋伏著不少東吳士兵。

無巧不成書。恰在這時,天上飄來一片黑雲,罩在亭子上,嘩嘩地下起了大雨。周倉自言自語道:“真是老天有眼,讓俺周倉磨刀哩!”抽出腰間的佩劍,就手在亭子頂上“謔謔”地磨開了刀刃。

魯肅被關羽挽著手出了亭子,見周倉黑虎著臉,圓睜著眼,正在亭子頂上狠狠地磨刀。奇怪的是,唯有周倉頭頂下雨,四周卻是萬裏晴空。他吃驚地想:關羽手下的一員部將,竟有這樣大的神通,真是強將手下無弱兵啊!

周倉見關羽出了亭子,趕忙跳下亭頂,順勢落到江邊水中,兩手兩腳連劃帶撲騰,沿著吳兵埋伏的蘆葦邊,遊了幾個來回。他濺起的水珠子,就像彈丸一樣,噴到伏兵的頭上,疼得這些人呲牙咧嘴,渾身打顫,卻不敢出聲。

呂蒙和甘寧領略了周倉的威風,眼睜睜看著周倉護衛著關羽乘船而去,卻不敢下令追擊;回頭再看魯肅,早就嚇得六神無主了。

後來,民間就流傳一首民謠:周倉除妖又翦惡,五月十三把刀磨。大刀砍斷長江水,小刀砍斷漢陽河。平民百姓樂嗬嗬,妖魔鬼怪無處躲。

多少年來,每到農曆五月十三,十有八九總會下一陣子雨。民諺說:“五月十三磨一刀,穀子黃豆壓斷腰。”這一天的雨水,有利於秋苗生長,真是太及時了。

主仆顛倒顛

人們都知道,周倉是給關羽扛大刀的。時間長了,周倉心裏總有點那個,心理上覺得不平衡。

一天,他對一位畫師說:“你們畫畫兒,總是畫關公坐著,我站著;難道就不能換個位置,讓他站著,我坐著?”

畫師答應:“行啊!我就照你的要求畫一幅,半月後你來取畫。”

過了半月,周倉興致勃勃地帶了幾個親兵,找畫師取畫。他們展開一看:周倉果真是坐著的,幹什麼呢?磨刀!關羽果真是站著的,幹什麼呢?捋須微笑,看周倉磨刀。隨同的人看了畫,都會心地笑了。周倉打趣地說:“唉!水再大也漫不過鴨背去。我雖然是坐著,不扛刀了,卻還是磨刀。無論是站,還是坐,總歸是伺候關將軍的。什麼時候能打個顛倒,讓關將軍為我扛一次刀,那就好啦,哪怕隻有一次!”

這件事傳到關羽耳裏,他很體諒部下的心態,也沒往心裏去。

後來關羽從荊州回老家為祖先上墳,特意從周倉故鄉拐了個彎。快進西祁村時,周倉忽然“哎喲哎喲”地叫喚肚子疼。關羽便下了馬,讓周倉騎上,自己接過大刀,緊隨馬後。部將們讓出馬來,關羽不騎;要為他扛刀,關羽不讓。他想滿足一下周倉那個小小的心願。

走進村巷後,周倉挺起腰板來,昂首挺胸,神氣活現地騎在馬上,就像打仗凱旋的將軍一樣。村裏人見了,都驚奇地說:“喲!周倉果然當官了,連五虎上將紅臉關公都給他馬下扛刀。咱這小山村也出了大人物嘍!”

周倉聽著人們的誇獎,如同吃了蜜一樣,心裏美滋滋地,要多舒坦有多舒坦。他想:嘿嘿!月亮跟著日頭走,沾光嘍!關將軍讓我在家鄉露了臉,等他回解州時,我要精心伺候,讓他更風光!

可惜!關羽從周倉老家出來後,忽然接到烽火警報,急急返回荊州。從此,他重任在身,沒能再回故鄉看上一眼。

傳說關羽和周倉去世後,老百姓修建關廟時,周倉也想與關羽平起平坐。一開始兩人比武,一個騎赤兔馬,一個騎黑騮宵;一個使青龍刀,一個舞大砍刀;比來比去,始終比不出個子醜寅卯來。

周倉提議:誰先跑進廟裏,就讓誰為主。關羽同意。

周倉機靈,眼看就要搶先一步跑進廟門了,關羽猛喊:“不要占我的門旮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