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的訓練賽,我們的主力陣容需要調整一下,嚴接替王出任主力陣容的中鋒,主力陣容其他幾個位置不變,依舊是大前鋒易,前鋒丁,得分後衛王,組織後衛劉。”
在嚴華來國家隊報道之前,國家隊在訓練賽中的主力陣容,一直是由王治郅,易建聯,丁錦輝,王仕鵬和劉偉組成的,而做為NBA的第一中鋒,總決賽VP,嚴華來國家隊自然不是來做替補,揮毛巾的,再加上現在距離世錦賽也沒有多長時間了,所以在第二的訓練賽上,主教練鄧華德就迫不及待的把嚴華安排進了主力陣容,想讓嚴華和其餘的幾個主力球員們盡快熟悉,好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磨合。
嚴華的價值和能力,鄧華德自然是非常清楚的,要不然鄧華德也不會把嚴華視作自己的救命稻草了,但是鄧華德的這種安排,在論資排輩思想非常重的國家隊裏,還是引起了一些爭議,雖然大家嘴上都不,但是隻看某些球員,那翻白眼咧嘴的表情就知道,他們現在很不服氣。
畢竟就算是姚明,在進入國家隊伊始,也是從替補,從弟開始的,憑什麼嚴華一進球隊,就是首發,就是核心?這讓那些熬了好幾年都沒能進入主力陣容的球員們,怎麼能服氣?
不過對於主教練的這種決定,已經提前和嚴華,和姚明溝通過的易建聯,劉偉,甚至是王治郅本人,都是沒什麼意見的,畢竟嚴華的實力是擺在那裏的,有了嚴華的加盟,國家隊不僅能彌補失去姚明的空擋,在整體實力方麵,也能提升半個甚至是一個檔次,所以對嚴華進入國家隊,並且被主教練委以重任,易建聯他們幾個是舉雙手讚成的。
在主教練鄧華德宣布完主力陣容和替補陣容名單之後,一場隊內對抗賽,就在各懷鬼胎的心思下展開了。
在被嚴華頂替了主力位置之後,王治郅就被安排進了替補陣容出任四號位,和他搭檔的則是效力於NAA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被稱為姚明之後華國男籃未來的內線支柱,和領軍人物的張兆旭。
在去年的世界大學生運動會上,做為主力中鋒的張兆旭,交出了場均175分,16個籃板,75蓋帽的亮瞎眼數據,因此在大運會結束之後,張兆旭就一戰成名,並且入選了國家隊,成為了國家隊重點培養的未來之星,而在姚明受傷缺陣的情況下,張兆旭也獲得的了非常多的出場時間,成為了華國國家隊的第二中鋒。
而在嚴華來到國家隊之後,張兆旭就不可避免的要向後退一步,排在嚴華和王治郅的身後了,不過張兆旭還不是最慘的,在嚴華來到國家隊之後,最大的受害者應該是國家隊的第三中鋒蘇偉了,雖然蘇偉能打四號位和五號位兩個位置,但是王治郅也能打四號位啊。
就像現在這樣,當嚴華出任首發中鋒之後,王治郅就進入替補陣容打四號位了,至於替補陣容裏原來的四號位蘇偉,現在就隻能坐在場邊,一臉怨念的看著場上正在進行的對抗賽,然後等著主教練什麼時候把他替換上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