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麼多年,我走了很多地方,也寫了很多東西,也一直想把其中還有可讀性、還有信息量、還有認識價值的東西結集出版,奉獻給讀者。現在,這個願望終於實現了。

事實上,我在異地采寫的東西並不是第一次收入專集中。在《悠悠我心》《藝苑飛鴻》《記者的天空》《這方水土這方人》中都有一些篇章是我在外地采寫完成的。其中,我在《悠悠我心》中還單設了一章“異地采風”,足見我自己還是很看重這些東西的。老實說,當時我沒有係統的出書計劃,所以才讓這些東西分散到各個專集中。現在要把在外地采寫的東西專門出一本書,才想到原來想得不周全。但為了節省寶貴的出書資源,我仍然不想把那些東西再拿出來重複出版。也許,這會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本書的質量,但我也在所不惜。值得說明的是本書在編選中對原稿作了小的技術處理,但基本上保留了原貌。

收入本書的,當然不是我異地采寫的全部作品,因為有些東西時過境遷,已經調動不起讀者閱讀的興趣了,我也就不應該再讓它們浪費讀者的時間。我想,任何一篇東西,都應該是有價值的,都應該讓人有所收獲。書籍,是精神產品,更應該對社會有益、讓讀者受益。出書,不是製造垃圾,不能把沒有任何價值的東西都往書裏塞。那樣做,不僅對讀者不敬,而且對自己也毫無益處。

我已經出過幾本書了,但我從來沒有沾沾自喜過。過後審視自己的作品,哪怕是當初自己比較滿意的,也仍有這樣或那樣的不足。如果寫稿一篇不如一篇、出書一本不如一本,那就對不起讀者了,也就等於是“自毀形象”。因此,我並沒有止步不前,總想彌補不足,再有提高。

非常感謝有關領導、有關部門對我的大力支持,非常感謝為本書編輯、出版、發行給予幫助並付出辛勞的朋友!

作者

2011年11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