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二願,自己一生平安,在殘酷的後宮政治鬥爭中,甄嬛自知要想全身而退實屬不易。即便以一生裝病、不得寵幸為代價,她也在所不惜,平安就是她的心願。然而隨著甄嬛的光芒逐漸為皇上發現,平安逐漸成為甄嬛的奢望。宮中的明槍易躲暗箭難防讓甄嬛不寒而栗,也不得不開始籌謀自己的處境地位,這一切都隻為了她在這世上能尚存一息。開始謹慎小心的她終究還是沒能躲過安陵容的舒痕膠而痛失愛子。比起甄嬛最終得以活下來並站穩腳跟,其他的妃嬪就不如她幸運了。最為無辜的莫過於小棠,不諳宮中鬥爭,因無意撞見容妃的談話而被滅口。甚至連最為謹慎小心的曹貴人也免不了被秘密處決。求存一息於世,對於後宮中這群華年女子來說,是她們對生命的熱愛和留戀,也算是她們最為真摯誠懇的心願了。
最後一願,願得一心人,白首不相離。年輕的女子哪個不希望遇到如意郎君,共攜白首?然而對於入得深宮的女子來說,至多也隻能感歎一入宮門深似海,從此蕭郎是路人。這一願對進了宮的甄嬛、陵容來說都是破碎了的夢。安陵容與甄嬛兄長朦朧的情愫暗暗萌生在陵容的心中,但隨著母家的出事,她不得不親手調出香料,迫使自己為了父親,為了生存,在宮中開始爭寵。溫實初兩次向甄嬛提親,但都被甄嬛拒絕。甄嬛解釋,如果要與自己不愛的人恭恭敬敬地過一輩子,還不如於這深宮了卻殘生。初次得寵,甄嬛以為皇上雖然未必做得了一心之人,但他心中起碼對自己尚有眷顧與愛憐,哪怕是一星半點。他是天子,甄嬛隻要一星半點便已知足。然而封妃大典上她著純元皇後故衣,方才發現一切不過浮夢一場,她的一切都隻是當年純元皇後的影子,皇上愛的始終是純元皇後而已。也從此開始,她對皇上心如死灰,她帶發修行,直到再遇六王爺玄清。從六王爺那裏,她又發現了真情的存在。然而造化弄人,就在她決心與六王爺白首不相離之時,從邊關傳來六王爺的死訊。已有足月身孕的她為了保全王爺的骨血,不得不再引皇上寵幸而伺機回宮。回宮後她方才發現,六王爺死訊是為誤傳,而現實已定,她又成為宮中的淑妃,直至皇上察覺她與六王爺的逾矩之情,最終六王爺為求甄嬛平安,自裁飲鴆,死於甄嬛懷中。當甄嬛可以實現第一、二個願望時,卻發現第三個願望永遠地破碎了。最終她那一句長歎“逆風如解意,容易莫摧殘”也化作泡影。逆風終究不解她意,幾番摧殘,縱然她榮登華極,卻是以心中愛人的性命為代價。
高處不勝寒,登上權力頂峰的她注定孤獨此生。
三個心願,是甄嬛最為樸素的理想,然而即便如此,宮中幾番波折,甄嬛先是痛失愛子,而後收到父親流亡時故去的噩耗,最後眼睜睜看著生命中唯一的愛人在懷抱中死去。三個心願在甄嬛原本美好單純的青春中一個個破碎。甄嬛雖未身死,心卻如同死灰。在宮中鬥爭中她逐漸失去善良的初心而走向權力的導向。她逐漸冷卻的內心,不也是她未得以護自己平安的最終結果?
一部《甄嬛傳》囊括了古今女子耀人青春的光芒,將女子青春最為理想的狀態描寫得淋漓盡致,卻也通過甄嬛,寫盡了歲月中最無奈淒涼的女子悲劇。然而這便是甄嬛和諸後宮女子的青春和理想,美如鏡花水月,卻終究逃不過風過影碎。
終了,留下答案:逆風終究不解意,幾多摧殘幾多傷。
(該文為浙江大學第十四屆校園文學大獎賽獲獎作品,作者時為浙江大學人文學院2010級古典文獻專業本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