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是一個人人都可能有心得的話題,我們每個人在人生的某個或某些階段中總會不同程度地接觸到文學。它就像一個抽屜,收藏了成長的歡笑與淚水;又似一麵鏡子,凸顯出人性的複雜與單純,它是我們作為萬物之靈長、宇宙之精華對自我生命的關照和人生的探索。從這個意義上說,我們每個人都可以成為作家,創造出屬於自己的、獨一無二的作品。我想,這大概就是校園文學大獎賽的初衷之一——給每一個平凡人一個舞台,用最真實的話語訴說年輕的心靈,以最自信的筆觸抒寫青春的夢想。
我一直認為,大學教育的一大重點便是使學生意識到自己作為“人”的價值所在,認識到人類的普遍性和個體的特殊性,學會用一雙理性銳利的眼睛觀古賞今,以一顆海納江河之心包容世事,好比一棵真正的會思想的蘆葦,詩意生活。而文學,正是這樣一股涵養心性、啟迪智慧的源泉。浙江大學要躋身世界一流大學之列,根本之道是要培養出有理想、有品性、有作為的人才,是要以人文精神為基點,促進學生的綜合素質發展和個人修養提升,使每一個學生都能找到一個欣賞自己的角度,一種愜意生活的方式,在發現、發展、發揮個人所長的基礎上齊家治國平天下,為中華文明的發展乃至世界文明的繁榮貢獻綿薄之力。
我們作為教育工作者和引導者,尊重每一位學生的人生體認,嗬護每一位學子的創作夢想,鼓勵大家以文學的感悟去理解人生,以此得到學理的教誨、思想的啟迪、氣質的感染和人格的提升。看到年輕的一代人,將蓬勃的人生體悟隱藏在一行行抽象的詩歌中,在三月風吟裏訴說衷情;將道德期望寄寓在一個個鮮活的故事裏,在筆墨相繼中創造文明,我感到很欣慰,也很自豪。
在此,我想感謝所有投稿參與校園文學大獎賽的同學,是你們的參與,為這個校園平添一絲絲文韻與情致,讓我們領略到浙大學子的氣度與胸襟。同時,也要感謝一直致力於校園文化建設的老師們,是你們的堅持與付出,讓那些年輕而真摯的聲音有了一個共享與爭鳴的舞台,讓我們有幸共同見證這個大時代的發展和曆史的印記。
最後,我想以馬一浮先生在校歌中寫的兩句詞與讀到這本書的學子共勉——“念哉典學,思睿觀通”。諸位在校,務必要勤於學習,認真思考,不僅要掌握理工農醫這樣的實用知識,更要具有崇高的理想和美好的德行,將人文精神貫注於求學治業的過程中。要記得,隻有兼收並蓄,博學貫通,方能睿智通達,窺探真理。
是為序。
浙江大學黨委書記
2013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