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記崇實七七年入學後下第一節課即陪予一路談話,後複多次至家談經論道,日久成為知音。善詩詞,但不愛發表,嚐與詩友集山莊亭前水畔唱和,其風流倜儻,有二謝遺風。予離承前多次到家看望。惜予行匆促,未及到站送別,深以為憾。自予至並後,從學報上連續讀到新論,頗有高見,啟予益予,故更思念不已。一九八九年三月補記。
別贈吳顯堂學弟
錐子山前又遇君,糖茶紅果舉杯親。普及教育君須記,辛苦終生勿驕矜。
答連樹弟步原韻一九七八年冬
莽莽乾坤正好風,群鷹展翅竟飛騰。前程早有南針指,方向觀清奮力爭。
藐視險途橫澗壑,敢翻雲翼越珠風。看君依馬常揮筆,駑馬仍須鞭策功。
附:贈乃騮兄王連樹
馬乃良騮卷勁風,征途萬裏任奔騰。身輕何必著鞭策,風順仍須用力征。
路遠雖存溝與壑,馬蹄必躍嶺前峰。追光捕電當揮筆,奇跡全憑險遠功。
又贈王連樹一九八九年春記
多年慕益友,心同誌亦同。經霜鬆更翠,霜後梅愈紅。毀謗當鞭策,恭維耳旁風。莫為風景惑,奮力向前衝。
附記連樹於一九六零年畢業於師專即留校與予同教寫作課,六二年,調壽王墳中學任教師、主任直至校長,文革前與予通信幾乎每周一封。後被抄沒。斷交往近十年。現又調至鋼廠中學任校長,複正常來往。未幾,升鋼廠宣傳部長。八六年曾來信並州,後聽說回家鄉密雲某工廠工作,蓋因家屬戶口也。今斷信,思之悵然。
天仙子別贈甫田弟一九八四年秋
曾記柳塘風雪勁,壩上夜深寒氣重。茅屋熱炕暖人心,冰解凍,風須靜。萬語千言情義定。
從此並肩常馳騁,衝破鬼門迎峻嶺。揮鞭一躍過前峰,初獲勝,誠奮興。試望大河濤浪湧。
答甫田弟一九八六年三月二十七日
老友新交不少人,推心置腹總思君。天垂日月明心誌,地動山川奏凱音。
敢信世間長愛美,亦知今古總翔鱗。攀山辛苦多欣慰,揮手雲煙繪彩文。
附甫田弟八六年三月十六日曾來信寄詩曰:吾兄去載臨別贈詞,小弟至今未作答,心有負疚之感。蓋因小弟不諳詩詞之道,恐慌不能盡意也。待小弟練習練習再酬吾兄,何如現胡擬小詩寄吾兄,聊表寸心。
七律寄乃留兄劉甫田
世上知己能幾人苔山腳下初識君。罄錘心心相印日,武烈潺潺共勉音。
堪歎荒園難護美,欣聞汾水易活鱗。夕陽未至前程秀,倜儻風流著錦文。
別贈玉祥學弟一九八五年十月二十日設家宴為予踐行
赤誠人會赤誠心,八載灤陽織錦文。情似海風拂月影,誌如錘磬上青雲。
詩聲響譽江南北,文采流鶯塞外春。喜見瓊林新玉樹,花紅葉碧溢芳馨。
附送乃騮師之並州王玉祥
杏壇無地始飛高,太息幽燕棄鳳毛。門下何時重立雪,眼前頃刻即馳軺。
十年咳唾珠長潤,一別風霜路正遙。縱喜晉陽能貴士,送師此去也魂銷。
臨江仙贈別大年兄長
六年來相聚,一朝忍痛別離。山莊桃李已成蹊。信知山野綠,已見圃苗齊。此去何時再會雲天自有風期。長城北倚黃河西。惜別激壯誌,常伴報晨雞。
附:奉和臨江仙一闋寧大年
洞廟河西嚐相聚,朝朝暮暮不離。青紗帳裏味同體。劉郎今已去,桃樹卻難齊。
柳染煙濃春又至,可人重會何期沙洲寂寞冷無依。振羽方翹首,高唱自雄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