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渤海吟草(1)(1 / 2)

渤海吟草小序

餘生於渤海灣葫蘆島一世代讀書人家。生來六指,慈父常以唐六如、祝枝山勉之。因愛詩文書畫,幼讀《千家詩》,輒仿習之,複讀《花間》、《飲水》又習填之。老父課教勉勵,未嚐拜投名師耆宿,閉門造車,難免有井蛙之虞。積之日久,妄編成集,不知井外天地如何廣闊。惜原稿已毀於難,幸有競強甥及學友韓瑞君為餘拾遺數十首殘詩,餘又從舊書筆記、書函中搜得數十首,輯一百餘篇為一九四一年至一九四八年之習作,題為《渤海吟草》。詩雖稚拙,不堪入行家目,但確係餘童少年留影之一瞥,足珍彌重,愛之誦之,如憶舊夢酣甜中。日前,潤華妹為餘打印成冊,以供寄贈愛餘之諸師友,使心海交流,情神相會,則實乃幸甚慰甚之樂事也。

乃騮於並州愛犢居庚辰冬日

菩薩蠻春雨一九四一年

欣迎春雨簷前立,喜淋頭次溫馨浴。奶奶愛嬌孫,傘開拭手巾。含珠花更美,滴翠花如醉。抬眼望山青,青山映彩虹。

又春晨一九四一年

晨興灌澆西園圃,渠流春水黃花舞。轆轤奏春歌,井泉翻浪波。汗流如潑雨,慈父倍稱許。稀飯瓦盆裝,魚蝦蔥葉香。

又春花一九四一年

尋春尋到芳芬處,池邊萬縷迎春雨。水碧草芽青,黃花分外明。欲折編鬥笠,戴上階前立。花蕊乍沾唇,絲絲甜到心。

又春心一九四一年

童心最愛黃金鳳,憑軒望盡天涯影。春水笑微微,柳絲相伴隨。梧桐何處有美羽高飛去。從此夢關山,千山隔萬關。

春遊一九四一年

雨後輕風近午天,與君攜手過前川。花明柳暗觀不盡,把握今朝即少年。

月禪法師指點畫梅一九四一年

我畫梅花綴滿枝,迎春向日正當時。法師點化天真筆,次第陰陽強弱姿。

望月一九四一年

雲掩月容月更明,白天無月夜多情。可憐三歲娘先逝,望月思娘總淚盈。

晨練一九四一年

啟明瑟瑟不知寒,抖擻迎風練鐵拳。手捧鋼條吸劍氣,也學俠客舞龍泉。

雪夜一九四二年

慈祖燈前補舊衫,愛聽姐弟誦詩篇。雪花窗外深三尺,但覺心甘早忘寒。

慈祖母一九四二年

童年失恃有誰憐,慈祖劬勞比母甜。深夜驅蚊頻擺扇,冬鞋增暖屢加棉。

啟蒙教讀唐詩選,鼓誌常誇關嶽賢。最憶躬行垂古訓,持家勤儉待人寬。

讀《阿正傳》一九四二年

難怪華人受鬼欺,好吃懶做善吹皮。自稱老子先人闊,遭打回身摸小尼。

化雪一九四二年

撲麵微濕不覺寒,落衣似跳欲輕沾,銀白爽目房鋪雪,地敷殘冰水映天。

《家》讀後一九四三年

老大空誇孝順名,窩囊受氣可憐蟲。敗家破落誰能挽覺慧雄雞報曉鳴。

讀《濤語》二首一九四三年

陶然亭畔葬英魂,衰草石碑血淚痕。冬雪常留孤雁影,夜深濤語訴哀音。

常言梁祝蝶雙飛,千古情殤永世悲。有誌但懷高靜樂,情殷應念石評梅。

注:(高君宇,山西靜樂人)

讀《西遊記》二首一九四三年

西遊盛讚悟空神,九九平妖金棍掄。金棒原存龍王府,平妖七十二形身。

唐僧曆險取真經,史有名文著世稱。偏是西遊多怪誕,觀音聖水淨鴻蒙。

護畫一九四三年

蘆花蟹泳草茵茵,懸壁多年似墨熏。幾代傳家誠至寶,隨時賞藝愛奇珍。

齜牙黃狗強逼索,倭寇毒蟲欲侵吞。老父抗爭申正義,鞭笞畫毀血殷殷。

《紅樓夢》讀後一九四四年

家貧不比紅樓富,也有情絲百尺長。零落花殘曾灑淚,朦朧月暗亦摧腸。

雙雙粉蝶穿楊柳,陣陣鴻鵠淩雪霜。撕扇葬花憐寶玉,童真敢愛讀《西廂》。

《哀史》(儒丐譯本)讀後一九四四年

布善平生苦痛深,屢行善事屢遭瘟。天公何不施甘霈,滅盡毒蟲淨世塵。

讀老舍《二馬》《幽默集》二首

一一九四四年

為何二馬赴英倫,敗盡兄財丟盡人。欲討洋歡嚐竊寶,不聽兒勸失身魂。

二一九四四年

描盡荒唐世態圖,男著燕尾女披狐。河邊汲水河中尿,灶奶嫌貧悔嫁夫。

錦師留影十首一九四五年

古塔歸鴉歲暮寒,考學未中淚潺。非因學業難答卷,六指不收誣我殘。

師道人稱死道名,學兄教我速逃生。回鄉父母難庇護,五指山前罪悟空。

軍號聲聲睡夢驚,醒來被上著霜冰。穿衣登襪涼如鐵,窗透星光刺骨風。

玉米糊稱建國粥,海鹽一撮腹難。買來豆腐方盈寸,惡棍雷轟血滿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