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古詩十(2)(1 / 3)

秋聽殷地發,風散入雲悲。

抱葉寒蟬靜,歸來獨鳥遲。

萬方聲一概,吾道竟何之。

南使宜天馬,由來萬匹強。

浮雲連陣沒,秋草遍山長。

聞說真龍種,仍殘老輔驦。

哀鳴思戰鬥,迥立向蒼蒼。

城上胡笳奏,山邊漢節歸。

防河赴滄海,奉詔發金微。

士苦形骸黑,旌疏鳥獸稀。

那聞往來戍,恨解鄴城圍。

莽莽萬重山,孤城山穀間。

無風雲出塞,不夜月臨關。

屬國歸何晚?樓蘭斬未還。

煙塵獨長望,衰颯正摧顏。

聞道尋源使,從天此路回。

牽牛去幾許,宛馬至今來。

一望幽燕隔,何時郡國開?

東征健兒盡,羌笛暮吹哀。

今日明人眼,臨池好驛亭。

叢篁低地碧,高柳半天青。

稠疊多幽事,喧呼閱使星。

老夫如有此,不異在郊垌。

雲氣接昆侖,涔涔塞雨繁。

羌童看渭水,使客向河源。

煙火軍中幕,牛羊嶺上村。

所居秋草淨,正閉小蓬門。

蕭蕭古塞冷,漠漠秋雲低。

黃鵠翅垂雨,蒼鷹饑啄泥。

薊門誰自北?漢將獨征西。

不意書生耳,臨衰厭鼓鞞。

山頭南郭寺,水號北流泉。

老樹空庭得,清渠一邑傳。

秋花危石底,晚景臥鍾邊。

俯仰悲身世,溪風為颯然。

傳道東柯穀,深藏數十家。

對門藤蓋瓦,映竹水穿沙。

瘦地翻宜粟,陽坡可種瓜。

船人近相報,但恐失桃花。

萬古仇池穴,潛通小有天。

神魚人不見,福地語真傳。

近接西南境,長懷十九泉。

何時一茅屋,送老白雲邊!

未暇泛滄海,悠悠兵馬間。

塞門風落木,客舍雨連山。

阮籍行多興,龐公隱不還。

東柯遂疏懶,休鑷鬢毛班。

東柯好崖穀,不與眾峰群。

落日邀雙鳥,晴天養片雲。

野人矜險絕,水竹會平分。

采藥吾將老,兒童未遣聞。

邊秋陰易久,不複辨晨光。

簷雨亂淋幔,山雲低度牆。

鸕鶿窺淺井,蚯蚓上深堂。

車馬何蕭索,門前百草長。

地僻秋將盡,山高客未歸。

塞雲多斷續,邊日少光輝。

警急烽常報,傳聞檄屢飛。

西戎外甥國,何得迕天威!

鳳林戈未息,魚海路常難。

候火雲烽峻,懸軍幕井幹。

風連西極動,月過北庭寒。

故老思飛將,何時議築壇?

唐堯真自聖,野老複何知。

曬藥能無婦,應門幸有兒。

藏書聞禹穴,讀記憶仇池。

為報鴛行舊,鷦鷯在一枝。

月夜憶舍弟

戍鼓斷人行,秋邊一雁聲。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

寄書長不避,況乃未休兵。

宿讚公房

京中大雲寺主謫此安置

杖錫何來此,秋風已颯然。

雨荒深院菊,霜倒半池蓮。

放逐寧違性,虛空不離禪。

相逢成夜宿,隴月向人圓。

東樓

萬裏流沙道,西征過北門。

但添新戰骨,不返舊征魂。

樓角淩風回,城陰帶水昏。

傳聲看驛使,送節向河源。

雨睛

天水秋雲薄,從西萬裏風。

今朝好晴景,久雨不妨農。

塞柳行疏翠,山梨結小紅。

胡笳樓上發,一雁入高空。

寓目

一縣蒲萄熟,秋山苜蓿多。

關雲常帶雨,塞水不成河。

羌女輕熢燧,胡兒製駱駝。

自傷遲暮眼,喪亂飽經過。

山寺

野寺殘僧少,山園細路高。

麝香眠石竹,鸚鵡啄金桃。

亂石通人過,懸崖置屋牢。

上方重閣晚,百裏見秋毫。

即事

聞道花門破,和親事卻非。

人憐漢公主,生得渡河歸。

秋思拋雲髻,腰支勝寶衣。

群凶猶索戰,回首意多違。

遣懷

愁眼看霜露,寒城菊自花。

天風隨斷柳,客淚墮清笳。

水淨樓陰直,山昏塞日斜。

夜來歸鳥盡,啼殺後棲鴉。

天河

常時任顯晦,秋至輒分明。

縱被微雲掩,終能永夜清。

含星動雙闕,伴月落邊城。

牛女年年渡,何曾風浪生。

初月

光細弦豈上,影斜輪未安。

微升古塞外,已隱暮雲端。

河漢不改色,關山空自寒。

庭前有白露,暗滿菊花團。

歸燕

不獨避霜雪,其如儔侶稀。

四時無失序,八月自知歸。

春色豈相訪,眾雛還識機。

故巢儻未毀,會傍主人飛。

搗衣

亦知戍不返,秋至拭清砧。

已近苦寒月,況經長別心。

寧辭搗熨倦,一寄塞垣深。

用盡閨中力,君聽空外音。

促織

促織甚微細,哀音何動人。

草根吟不穩,床下夜相親。

久客得無淚,放妻難及晨。

悲絲與急管,感激異天真。

螢火

幸因腐草出,敢近太陽飛。

未足臨書卷,時能點客衣。

隨風隔幔小,帶雨傍林微。

十月清霜重,飄零何處歸?

蒹葭

摧折不自守,秋風吹若何?

暫時花戴雪,幾處葉沉波。

體弱春甲早,叢長夜露多。

江湖後搖落,亦恐歲蹉跎。

苦竹

青冥亦自守,軟弱強扶持。

味苦夏蟲避,叢卑春鳥疑。

軒墀曾不重,剪伐欲無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