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他父皇竟然怕三弟(1)(1 / 2)

襄和帝偶感風寒,身子微恙,罷朝三日。

消息傳出去的時候,長安城的勳貴們,一戶戶都忙碌著進了宮。

清晨宮門方開,一眾立了門戶的皇子公主頓時聞訊趕忙匆匆進宮而來,其中尤以趙王楚璋與吳王楚瑞最為心急火燎,兩人到達蕭皇後的長樂宮時,長信殿裏的早膳剛擺上桌。

襄和帝醒來後,陳太醫又給他把了回脈,最終診斷的結果是。

“皇上最近連日憂心操勞,導致血氣有些不足,再加之這幾日天氣冷暖交替,感染了輕微的風寒,昨夜這才一不小心暈了過去,身體並無什麼大礙。待臣開幾帖藥,皇上在修養幾日,龍體便無礙了。”

襄和帝覺得自己頭輕微的有些暈眩,想來是一時風寒所致,對陳太醫之言也沒有產生懷疑,聽了他的稟告後,就吩咐他下去開藥方煎藥了。

蕭皇後這才扶著襄和帝要去外殿用早膳,趙王跟吳王兩人就匆匆趕了過來。

此時蕭沅芷正在外殿擺膳,聽得內侍稟告說趙王跟吳王兩位殿下來了,她下意識的抬頭一看,就見到身穿朝服的趙王跟吳王皆都一臉神色慌張、腳步匆匆的踏進了長信殿大門。

趙王見了她便問,“二嫂,父皇身子可有恙?”

話音剛落下,他母妃德妃與吳王之母慕容貴妃兩人,也帶著一大堆內侍宮女,臉色焦急的來了長信殿。

“二嫂,父皇的病,不要緊吧?”吳王頓時也擔憂的出聲問她。

一時間,四雙焦急的眼睛直直盯向她,隻看得蕭沅芷頭皮發麻,她咽了咽口水,“父皇他……”話才剛起了頭,身後陡然傳來一陣珠簾的晃動聲,再接著,她跟前一群原本眼神期盼,都等著她回答的人,瞬間朝著她身後湧去。

緊接著,她耳邊便響起了一陣騷亂嘈雜的話語聲。

“父皇,您身子可有什麼地方覺得不適?”

“父皇,您頭可疼?腳可痛?太醫呢,太醫怎麼說?”

“皇上,您慢著些走。”

……

再接著,才是“兒臣參見父皇、參見母後、臣弟參見太子殿下。”

“臣妾參見皇上,參見皇後娘娘。”

襄和帝沒什麼胃口,用了幾口人參粳米粥,便擺駕回了清涼殿,一回到清涼殿,進宮來探望的人就更多了,上至王爺長公主,下至丞相六部尚書,長安城的勳貴們,皆都聞風而動,不過也不是什麼人都能進得了清涼殿的,有些人還未及清涼殿前,便被襄和帝內侍總管,一句您辛苦了,原路打發了回去。

一眾人來得快去的也快,辰時末的時候,襄和帝的清涼殿中,便隻剩了她跟楚瑄兩夫婦,還有就是擔心父皇安危,一臉憂心忡忡的趙王跟吳王兩兄弟了。

有宮人進來問她,是否可以擺午膳了?

她看了看大殿右側擺放著的銅製漏刻,巳時已到,覺得時間差不多了,便帶著劍霜起身,吩咐人開始擺膳。

穿著青綠色宮裝的宮女們提著紅漆雕花食盒,頓時魚貫而入。

蕭沅芷正從宮女手中接過一碟鳳尾魚翅擺上梨花木桌,突然聽到一道清亮軟糯的聲音從殿外傳了進來,“高點,再高點……”

她頓時秀美微蹙,襄和帝身子抱恙,清涼殿裏進出的人,皆都輕手輕腳小心翼翼,唯恐驚擾了他養病,是誰這般大膽,竟敢在殿外喧嘩,尚不等宮女稟告,她便臉色微惱的出了大殿。

殿外明媚的碧海藍天下,滿樹豔麗的桃花已經快要凋謝完了,隻留著幾朵盤踞在枝頭上,微風一吹,像是一隻隻淡粉的彩蝶,在翩翩飛舞。

就在那桃花樹下,一身青衣銀線蟒袍的楚珣,正高舉著欣樂郡主楚蘭筠在摘花。

楚蘭筠一臉紅撲撲粉嫩嫩的,雙腳踩在楚珣的肩頭,左手拿著兩支已經摘了的桃花枝,右手正在努力的折桃花樹枝頭開得正盛、還未凋謝的一支桃花,她人太小,手不夠長,而那樹枝在頂端,又高又偏,一時夠不到,直急的她嚷嚷道:“三叔,再高點,再高點,就要夠著了!”

劍霜低聲道:“娘娘,是靖王殿下跟蘭筠郡主。”

這是她自從去歲嫁給楚瑄為妃之後,還是第一次見到楚珣,蕭沅芷看著眼前之人,心中的感覺,很微妙,可是她就是說不出來,那是種什麼樣的感覺。

她想,大抵是自己曾經懷過,又流掉了他孩子的緣故吧。

早在楚珣說不能娶她,以一個三品雲麾將軍職位,跟她兩情的時候,於楚珣這個人,蕭沅芷是再也不想有過多的交集,她想裝作什麼都沒有看到,折回殿裏去,可卻在這時,楚珣像是有感知似的,一時轉頭抬眸朝著殿門的方向望來,四目相對間,她的腳步,卻不由自主的滯帶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