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鬼才秀公公2(2 / 2)

兩支筆分別是鵝毛硬筆和用木炭磨得很細的炭筆,是孫秀用來練硬筆書法的,本來,他也想練毛筆字,但功底實在太渣,又沒有耐心,寫出來的毛筆字渣得象亂爬的蚯蚓,實在讓人不敢恭維。練習的紙張則是用磨平的木片替代,這年代雖已造出質量頗好的紙張,但價錢貴死人,一百文錢一張上好的白宣紙,質量最渣的也要三四十文一張,一般的有錢人家都用不起,即便是世族門閥也不敢大手大腳的浪費,都得省著用,孫秀用不起如此昂貴的紙張,隻能象許多家境貧困的讀書人一樣用竹片、木片來練字了。

衛文曜執著鵝毛筆在木片上書寫,仿照著寫了幾個字,眉頭皺成一團,寫不出那種剛硬的字體不說,還有種力不從心的感覺,怎麼會這樣?他感覺有什麼地方不對,但又說不上來。

“皇上您看這些詩,這些小點點是什麼東東喲?”康弘瑞有胡亂堆放在案桌角落的一堆木片全拿過來,一片一片的翻看,然後又發現了新大陸一般尖叫起來。

衛文曜接過木片,低聲吟念起來,“憫農,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好好好。”他一連三個好字,這首憫農詩形象生動的寫出了勞動的艱辛,勸戒人們要勤儉節約,相互對比,前後映襯,不僅朗朗上口,更給人鮮明強烈的印象,發人深省,確實是上乘之作。字好,詩好,最好的還是那些怪怪的小點點,點的是恰到好處,層次分明,讓人一目了然,這又是一大創新發明喲。

“皇上,這還有一首《十五夜望月》嘿。”康弘瑞又發現了一首詩,連忙呈給皇上,反正在孫秀的房間裏發現了N多令人驚奇的東東,他和皇上一樣,已是各種被震驚,再多一個震驚已不嫌多。

“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濕桂花,今夜月明人望盡,不知秋思落誰家。”

這首中秋之夜望月思遠詩予人的印象是情景如畫,思人懷遠,意境闊大,含而不露,堪稱七絕詩中的上乘佳作,令衛文曜又被震驚了一回。

好吧,信息量過於龐大且迅猛,還極具震攝,朕的神經網絡好象被堵塞了,需要時間去梳理,去消化,暫時先打住。

“這些都給朕收好。”衛文曜指著案桌上所有的木片,不管上邊有沒有寫有字,全部打包,還有那些鵝毛筆和炭筆,統統沒收,然後,然後給朕搜,翻箱倒櫃,掘地三尺,看看還有什麼令人驚歎的意外發現?

除了發現壓在枕頭下的《大秦律法》和《文字通譯》這兩本書之外,再無什麼讓人驚奇的發現。

衛文曜略略翻閱了一下,沒啥發現,隨即把書放回原處,捋著頜下長須沉思,《文字通譯》有些類似現代的《漢語字典》,是最基礎的文字入門教材,也是蒙學必修的基礎課程,如果說孫秀剛學識字,看這本書很正常,但那本《大秦律法》又作何解釋?那可是成年人的書籍,沒有很好的識字功底根本讀不來,這是怎麼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