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別樣的生日禮品(代後記)(1)(2 / 2)

因篇幅所限,一些精彩篇章,如《三訪貝多芬》、馬勒音樂筆記《春雨葛林青格》、《瑞士篇》、《柏林篇》、《新大陸篇》、《赤道篇》、《歸訪篇》等許多劄記都沒有能夠編入;願今後有機會再與知音們分享。

著名作家馮宗璞先生在讀完《伊普爾的罌粟花》之後曾在信中指出:被刪去的《血雨腥風的協和廣場》這一章一定要補充進來。

本書出版過程中,我們得到了多方麵的幫助。特別要感謝的是為本書的內容和編排提出了很多寶貴建議的百花文藝出版社已退休的資深編輯董令生君,為許多英文原詩翻譯潤色的遠星君,為荷蘭篇提出許多寶貴意見的陶國橋博士,以及父親那些古道熱腸的老同窗們。

希望有更多的知音者能分享我的“生日禮品”,並為我們指正。謝謝。

2010年初稿於美國馬裏蘭州蓋瑟斯堡

2013年修改於德國巴伐利亞州彭茨貝格

1在中世紀歐洲六百多年的神聖羅馬帝國時期,帝國的皇帝是從各國的君主裏按級別逐級選舉出來的,隻有最高的一級稱之為選帝侯(德語Kurfürst,英語Elector)的君主才有資格被選舉為皇帝。

2馮·勃羅寧(vonBreuning)夫人一家是貝多芬波恩時期的重要友人,在她家裏,年輕的貝多芬結識了波恩文化界的許多重要人物,大大開闊了文化視野。女兒艾萊諾拉(ElenoreBreuning)也曾經是貝多芬的初戀情人,她後來嫁給了貝多芬的終身摯友韋亥勒醫生。韋亥勒先後在波恩大學和維也納進修醫學,後回波恩大學當教授,後曾當過校長。拿破侖占領波恩時期,他避難到維也納和貝多芬相聚了兩年;隨後就一直在波恩和科布倫茨行醫。

31688年的英國光榮革命和1789的法國大革命是和平革命與暴力革命的極好對照。此後英國社會的長治久安和法國社會的長期動蕩也是極好的對照。七百年多來的英國曆史可以概括成一句話,就是維護大憲章的議會和顛覆大憲章的獨夫民賊之間的較量。1649年把查理一世送上斷頭台的克倫威爾不諳前車之鑒,以暴易暴,更加獨裁,結果也被推翻。1688年議會再次推翻了詹姆士二世的專製,但這次英國人沒有采取暴力方式,而是采取了被後人稱為“光榮革命”的方式結束了專製。

4圖坦卡門是古埃及法老。在他死後三千多年的1913年,他在尼羅河畔的陵墓被打開,結果不少挖掘陵墓的考古科學家就一個一個離奇地死去;故被喻之為“圖坦卡門魔咒”。

5艾瑟爾湖(IJsselmeer)的原文看起來有點特別。其實,“IJ”是荷蘭文裏一個獨特的雙字母元音。因為它算是一個字母,所以都得大寫。

6貝婭特麗克絲女王已經於2013年退位。

7說上海是當年的古典音樂中心,也許會令當今的許多愛樂者不解。其實上海從上世紀二三十年代起就是亞洲的古典音樂中心,其地位高於日本東京。

8遺憾的是,這顆音樂巨星在她事業最輝煌的頂點卻因飛機失事而戛然隕落。1949年10月,她和鋼琴家哥哥同機前往美國演出,所搭乘的法國航空公司飛機在大西洋亞速爾群島遇到雷電而失事。姬奈塔·奈維歐被發現時,她的遺體還緊緊地抱著她那心愛而名貴的瓜內裏琴。她的靈柩在運回巴黎途中曾和另外一位女性遇難者的靈柩換錯,後來才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