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詞選(2)(1 / 2)

①殘紅:殘花。②隋堤:隋煬帝開通濟渠,沿渠築堤植柳,後人謂之隋堤。③背歸鴻:春時大雁北去,而蘇軾卻南下,故雲“背”。④吳中:蘇軾赴任之湖州,春秋時屬吳地,故稱吳中。⑤“清泗”句:泗水同淮河相通。清泗,泗水之別稱。⑥“欲寄”三句:楚江東,代指湖州。這三句的意思是:即使佳人別後思念他,欲通音信,也無法辦到。

西江月平山堂①

三過平山堂下②,半生彈指聲中③。十年不見老仙翁④,壁上龍蛇飛動⑤。欲吊文章太守,仍歌楊柳春風⑥。休言萬事轉頭空,未轉頭時皆夢⑦。

①平山堂:在揚州大明寺側。②三過:蘇軾於熙寧四年自京赴任杭州通判,七年由杭州赴任密州知州,今年由密州知州調湖州知州,共三次經過揚州。③彈指:極言時光流逝之快。④十年:蘇軾最後一次於汝州會歐陽修,至寫本詞之時,不足八年。這裏說“十年”,乃舉其成數。老仙翁:指歐陽修。⑤“壁上”句:指歐陽修在平山堂壁上留下的墨寶,筆勢有如龍飛蛇舞。⑥“欲吊”二句:以歌吟歐陽修的名篇佳句來憑吊他。⑦“休言”二句:更進一層,言未轉頭時,萬事已空,有如夢幻。

卜算子黃州定惠院寓居作①

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②。誰見幽人獨往來③,縹緲孤鴻影。驚起卻回頭,有恨無人省④。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⑤。

①定惠院:在今湖北黃岡東南。②漏斷:指深夜。漏,古時以壺漏水計時,故稱時刻為漏。③幽人:幽囚之人。時蘇軾被貶為黃州團練副使,但不得簽書公事,實際上如同囚禁。④省(xǐng):理解。⑤“揀盡”二句:以鴻雁不棲高枝,寧棲沙洲,喻自己決不隨波逐流的孤傲性格。

水龍吟次韻章質夫楊花詞①

似花還似非花②,也無人惜從教墜③。拋家傍路④,思量卻是,無情有思⑤。縈損柔腸,困酣嬌眼,欲開還閉。夢隨風萬裏,尋郎去處,又還被、鶯呼起⑥。不恨此花飛盡,恨西園落紅難綴⑦。曉來雨過,遺蹤何在⑧,一池萍碎⑨。春色三分:二分塵土,一分流水⑩。細看來,不是楊花,點點是離人淚。

①章質夫:章楶(jié),字質夫,建州蒲城(今福建蒲城縣)人。楊花:柳絮。②“似花”句:柳絮似花,又不似花。③從教墜:任隨柳絮飄落。④拋家傍路:離開柳樹枝頭,落到了路旁。⑤無情有思(sì):似乎無情,實際有情。⑥“縈損”六句:用擬人手法把柳絮擬為一思婦。意謂思婦在似睡非睡的狀態下,於夢中隨風到了萬裏之外去尋找自己的丈夫,結果又被黃鶯叫醒。⑦“恨西”句:落紅難綴,飄落下的花瓣難以重新回到枝頭。全句的意思是:隻怨恨春光流失,一去不返。⑧遺蹤:指雨後楊花留下的蹤跡。⑨“一池”句:意謂柳絮落到池塘之中,化作了一池浮萍。⑩“春色”三句:意謂春色如同柳絮,三分之二的柳絮落到了塵土之上,三分之一的柳絮落到了流水之中,柳絮已蕩然無存,春色也蕩然無存。

定風波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①,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狽,餘獨不覺。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②。竹杖芒鞋輕勝馬③,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④。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⑤,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⑥。

①沙湖:地名,在今湖北黃岡。②吟嘯:吟詠嘯歌。③芒鞋:草鞋。④“一蓑”句:隻憑一領蓑衣,順其自然地應付平生所遇到的各種風雨。此句的“煙雨”,寓有蘇軾政治上的挫折之意。⑤“蕭瑟”處:指剛才遇雨處。⑥“也無”句:意謂風雨不足憂,天晴不足喜,一切順其自然。風雨、晴暗寓政治上的坎坷與順利。

浣溪沙遊蘄水清泉寺①,寺臨

蘭溪②,溪水西流

山下蘭芽短浸溪③,鬆間沙路淨無泥。蕭蕭暮雨子規啼④。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將白發唱黃雞⑤。

①蘄(qí)水:縣名,即今湖北浠水縣。清泉寺:寺名。②蘭溪:水名。③浸溪:受到蘭溪水的滋潤。④子規:一名杜鵑、杜宇等。⑤“休將”句:白居易《醉歌》:“誰道使君不解歌,聽唱黃雞與白日。黃雞催曉醜時鳴,白日催年酉前沒。腰間紅綾係未穩,鏡裏朱顏看已失。”這裏反用其意,意謂不要因為自己年歲已大,就發出歎老嗟悲的感慨。

西江月

頃在黃州,春夜行蘄水中,過酒家,飲酒醉。乘月至一溪橋上,解鞍,曲肱醉臥少休①。及覺已曉,亂山攢擁②,流水鏘然③,疑非塵世也,書此語橋柱上。

照野彌彌淺浪④,橫空隱隱層霄⑤。障泥未解玉驄驕,我欲醉眠芳草⑥。可惜一溪風月⑦,莫教踏碎瓊瑤⑧。解鞍攲枕綠楊橋⑨,杜宇一聲春曉。

①曲肱(gōng):彎曲手臂(以為枕)。②攢擁:聳聚在一起。③鏘然:本指金石的響聲,這裏用來形容水的清脆聲。④“照野”句:彌彌,水流動貌。全句的意思是:月光撒滿了山野,也撒滿了不深的溪水。⑤“橫空”句:意謂亂山隱隱約約,似乎直插雲霄。⑥“障泥”二句:障泥,馬韉,以布或錦製成,墊在馬鞍下,垂於馬背兩旁,用以遮擋泥土。玉驄驕,指駿馬。這兩句的意思是:當尚未解下馬鞍、馬韉時,即昏昏欲睡。⑦可惜:可愛。⑧“莫教”句:瓊瑤,美玉。這裏指月光照耀下的溪水。全句的意思是:不要讓馬蹄聲破壞了這美好的夜景。⑨攲(qī)枕:倚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