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隱
南朝宋謝惠連作《雪賦》,假托梁王宴兔園,俄而雪下,命司馬相如作賦,言雪潔白純淨,為祥瑞之象,使鄒陽心悅誠服。羅隱此賦即接謝惠連之賦的前半部分,以下卻說鄒陽不敢苟同相如所雲,”汙穢所宗,馬牛所避,下下高高,雪為之積“,多少肮髒的東西都被雪遮蓋起來了。這樣不僅蒙蔽了世人的眼目,也汙染了白雪本身。這一見解不僅為梁王感歎,且使相如佩服不已。顯然這是一篇翻案文字,其戲劇性的描寫亦有所本。
鄒生閱相如之詞[1],呀然解頤曰[2]:”善則善矣,猶有所遺。“梁王屬酒盈卮[3]:”惟生少思,苟有獨見,吾當考之。“生曰:”若夫瑩淨之姿[4],輕明之質,風雅交證[5],方圓間出[6],臣萬分之中,無相如之言。所見者藩溷槍吹[7],腐敗掀空,雪不斂片,飄飄在中。汙穢所宗,馬牛所避,下下高高,雪為之積。至若漲鹽池之水[8],屹銅山之巔[9],觸類而生,不可殫言[10]。臣所以惡其不擇地而下,然後浼潔白之性焉[11]。“梁王詠歎斯久,撤去樽酒。相如竦然[12],再拜稽首:”若臣所為,適彰孤陋。敬服斯文,請事良友。“
(《全唐文》卷八九四,上海古籍出版社影清揚州刻本)
[1]鄒生:西漢文學家鄒陽,為梁孝王劉武的賓客。相如:司馬相如,西漢文學家,曾客遊梁,為劉武上客。
[2]呀然:張口貌。解頤:開顏歡笑。
[3]梁王:梁孝王劉武,為文帝次子,好文學。有佳園囿名梁苑,一時名士皆從之遊。卮:酒杯。
[4]瑩淨:潔白幹淨。
[5]風雅:《詩經》有《國風》、大小《雅》。一國之事謂之風,天下之事謂之雅。
[6]方圓:謂事物的形體。
[7]藩溷(hún):籬笆和廁所。槍吹:衝擊吹起。
[8]鹽池:產鹽之地。又地名,在今山西運城,以地出石鹽而名。此句及下句說的是賦中可用來描寫雪的句子。
[9]銅山:產銅之山。又地名,今江蘇銅山縣東北有銅山,產銅。
[10]殫(dān):盡。
[11]浼(měi):汙染。
[12]竦然:敬肅貌。
評
此賦是一篇翻案文字。然翻案並不是作賦的目的,其鋒芒所向乃是社會上各種汙七八糟、不敢公之於眾的醜惡事物,針砭社會的腐敗現象可謂辛辣而又揭示其本質矣。此賦不僅表現了羅隱敏銳的觀察與獨到的見解,也顯示出作者憤世嫉俗的個性特點。人們也能從本篇中得到某種哲理的啟示。
(尹占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