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罪與罰(1)(2 / 2)

“是這樣。你們特案組柳法醫確實不簡單,連這都能發現。”張睿很欽佩的點點頭,“我要做的就是把我女兒的殺人嫌疑降到零,連一絲讓人往這方麵懷疑的可能性都不能有。我當時還有另外一方麵考慮,要想掩蓋真相,最好的辦法就是創造一個真相。我要讓所有人都認為殺死呂愛青的人是一個心裏極度扭曲,超級變tai的家夥,要讓這起碎屍案成為一樁無法破獲的懸案。在這方麵,我參照了19世紀英國的開膛手傑克係列殺人案的風格——凶殘,大膽,詭異,離奇。這些作案特點已經完全超越過當時警察的辦案思路,同時還會刺激人們的各種聯想。其實想得越多,反而越看不清案子本質。這大概屬於心理學範疇吧,我平時剛好也喜歡讀寫心理方麵的書。”

“群體臆想。”丁潛也不知是驚訝,還是讚歎,“你很清楚警察一貫的辦案思路,於是反其道行之,避開慣性思維,把碎屍案的動機設計成了開放式……2000塊屍片,8處棄屍,骨肉分離,整齊疊放的腸子、衣物,以及失蹤的內髒,最巧妙的是呂愛青的遺書,因為字跡被血模糊,裏麵又出現了暗示凶手身份的字謎。沒有人懷疑這其實是凶手偽造的。那七個字根本就是無解。你不過就是為了讓案子看起來更離奇,增加人們的聯想而已。隨著被誤導的人越來越多,傳言甚囂塵上,逐漸形成了群體效應,各種臆想互相幹擾,到最後人們已經分不清想象和真實了。而這恰恰就是你希望看到的情況。甚至連心理犯罪專家都被你騙過了。不得不承認,這是我見過的最完美的犯罪。”

“還談不上完美。也是有漏洞的。”

“漏洞在哪兒?”

張睿看了眼牆上的那把火藥槍,“當年的警方在裝屍體肉塊和內髒的帆布旅遊包的布麵上化驗出了少量的火藥殘渣,在帆布包裏發現了管型印記,他們懷疑包裏曾經存放過火藥獵槍。並把這個作為線索。他們確實猜對了。他們還在包裹呂愛青屍塊的床單上發現了貓毛和老式棕繃床上的棕毛。就是你現在躺的這張床,至於貓毛,我家以前養過一隻大花貓,十年前死了……”

張睿有傷在身,說了這麼多話似乎感到有些累了,停下來靠在椅子上休息,雙眼微閉。

房間裏突然一下寂靜無聲,倒讓丁潛感覺到陣陣寒意。

他暗中扭動手腳,繩子綁得真夠緊的。他想趁著張睿打瞌睡的功夫把手上的繩子先弄開。

張睿頭一歪,把自己驚醒了,眼睛馬上看向丁潛。

丁潛急忙停止了小動作,不想讓張睿看出破綻,隨口問:“我有幾個問題想不明白。”

“什麼問題?”

“張欣然的學生拉瑪依是你殺的嗎?”

“不是。”

“那插在她胸口的刀子是不是當年殺死呂愛青的那把刀?”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