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南大碎屍案剖析(2)(2 / 2)

丁潛倒是笑嗬嗬的朝杜誌勳豎起了拇指,“你今天真讓我刮目相看。原來你還是一個很正直的人呢。”

杜誌勳沒理睬他,他這麼正派的人怎麼能跟丁潛這樣的家夥一般見識。

……

……

柳菲的初步屍檢已經完成,與20年前的屍檢基本吻合。

接下來還有更詳細的分類檢查,毒理檢驗,血跡檢驗,痕跡檢驗……

96年南大碎屍案當初未能破案,很大程度上也是受製於刑偵技術落後。經過20年的發展,警方的技術手段已經有了長足進步,從宏觀發展到了微觀領域。是否能能夠在當年留下的物證上找出線索,還要拭目以待。

兩天後,杜誌勳主持了南大碎屍案的第一次分析會。

專案組全體成員都到齊了。

對於南大碎屍案的案發經過,警員們通過各個渠道大多了然於心。

杜誌勳也不過多贅述,簡單陳述了一下呂愛青失蹤以及碎屍被發現的經過,然後就步入正題,“這個案子在座也都很了解了。我這些天收集了許多資料,準備從犯罪心理的角度對案子做一個剖析,待會兒我會和大家一起探討。首先,我把這些年對這起案子流傳下來的一些假設和分析做一下總結,也便於我們大家理清思路,不要被魚龍混雜的各種消息幹擾了我們的判斷。說到這一點就不可回避的談到呂愛青當年留下的絕筆信。柳菲,你拿給各位看看……”

柳菲把早已準備好的物證袋放在桌上,眾人的目光不由自主的落在了裏麵那封信上。

一張普通的白色信紙,紙張發汙,上麵整齊的寫著幾行字,像是被血浸過又幹了的,字體有些模糊,但不妨礙辨認。

“字體書寫比較工整,但是書寫內容卻是滿篇的咒罵和對社會的奚落。當時警方第一時間就想到了是呂愛青在凶手逼迫下寫的這段話,緊接著就發現有七個字比較特殊,這些字分散開來,每個字都與前後字空出一定距離,經過分析認為這七個字是呂愛青的留下的暗示。這恐怕是當時最直接的能夠指認凶手的線索了。”

杜誌勳說著拿起桌上的遙控器,打開投影機,在身後的屏幕上出現了七個字體……

開、五、是、表、人、和、吊。

“警方當時認為,呂愛青是自知將死,想要給警方留下了一個指認凶手的暗示。但她在匆忙之下不可能有太多時間思考,肯定是使用最簡單的辦法,就是同筆劃替代,來把自己要交代的信息隱藏在這段話裏。頭三個字‘開’、‘五’、‘是’,警方已經猜出了含義,應該是‘凶手是’。但對於之後四個字的解釋就眾說不一了。通常有三種假設……”

杜誌勳一按遙控器,把畫麵調到下一個畫麵……

1、凶手是×人和×

2、凶手是×兒和×

3、凶手是×刀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