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幻夢英雄(1)(2 / 2)

他有些困惑,“丁醫生,你怎麼在這兒,不會是你找我吧?”

“準確說,是她找你。”丁潛指指身邊的女孩。

“她是……”

“我叫郭蓉蓉,你剛剛經曆的那起連環殺人案,我是辦案警察之一。”

馮遠的臉上沒有太多反應,隻是眼神中飛快閃過不易覺察的驚愕。“案子不是已經結了,你們找我還有什麼事?”

“跟薛華有點兒關係。”

“你是說他父母要報複我們的事情?那沒什麼,也許他們隻是說說氣話,不一定當真。”

“如果薛華的父母知道是你馮遠參與了,肯定是千方百計找人弄死你的。”丁潛說。

“你什麼意思,丁醫生?”

丁潛饒有興致的打量他,好像他臉上長了什麼有趣兒的東西一樣,“我很好奇,你為什麼能始終控製自己臉上的表情不變呢?即便是很吃驚,很害怕的時候?”

“我小時候得過麵部神經麻痹,費了好大勁治好了,但是留下了後遺症。”

“原來如此。”丁潛釋然。“因禍得福,你這張善於隱藏表情的臉把我都騙過了。”

“我騙你?我沒有騙你,丁醫生,你說什麼我完全不明白。”馮遠神色平淡的說。即使是為自己辯解,他臉上也看不到過多的表情。

“這樣吧,馮遠。我也不想耽誤太長時間,畢竟劉暢在外麵等你。咱倆一起講個關於嫌疑人薛華的故事。”

“……”馮遠注視著丁潛。

“這個故事就從薛華初中開始講起吧,初中時薛華隻是一個普通低調的男孩子,他頭腦簡單,性格木訥,成績倒數,根本沒有人關注他。那個年紀的孩子還很單純,以為隻要成績好,體育好,或是長得漂亮就很了不起。所以那個時候,也沒有幾個人願意做他的朋友,隻有一個男生跟他比較要好,那個男生跟他一樣普通,但是成績比他好得多,應該說是成績優異。所以跟薛華做朋友,他基本扮演的是成熟穩重,助人為樂的角色。這其實是一種內心空虛的情感補償。在心理學中稱為‘關懷強迫症’,本質是通過一係列的助人為樂的行為獲得心理滿足,包括道德優越感,有時候為了獲得優越感,甚至不惜損己利人,但是這種行為沒有內在的價值感,所以薛華這位朋友做的很多,並沒有太考慮薛華自己的感受。他知道薛華暗戀校花劉暢,就鼓勵他去追求,甚至替薛華寫情書,其實內心中薛華這位朋友也深深喜歡著劉暢,但是他很自卑,他自己卻不敢大膽追求……”

“……他的情書寫得相當精彩,隻可惜,劉暢跟本看不上薛華,他就鼓勵薛華不要放棄,堅持給劉暢送情書,薛華言聽計從。結果最後惹煩了劉暢,把薛華的送給她的情書到處給別人看,大肆奚落他。讓薛華成了全校的笑料。這件事後來也就不了了之了。轉眼到了中考,薛華這位成績優異的同學卻發揮失常,沒能考上重點高中。反而成績平平的薛華,發揮出色,跟劉暢一起考上了。命運有時候確實有點兒諷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