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任,你看一眼這個,有一點兒像吧……”
許婉把攤開的那一頁書推到丁潛麵前,丁潛瞅了一眼。書上的符號也是三個字符組成,不過方向與他畫在紙上的上下相反,下麵有兩個大字符緊鄰,上麵有個小字符。左麵的大字符依稀是3,其餘兩個字符就不認識了。
這本書隻是引用了這個符號,並沒有給出解釋。
丁潛琢磨了一下,“這個符號有點兒像梵文啊。”
“梵文?”
“是一種古老的印度語言。現在全世界會的人已經寥寥無幾。”
“我好像聽說,佛教的佛經就是梵文寫的吧。”
“佛教的原版經文是用梵文寫的,我們現在看到的佛經基本上都是藏文,跟梵文有很大親緣關係。最早西藏地區沒有文字,是藏族人去印度求學,把梵文引進來,經過轉化變成了今天的藏文。中國現存的很多佛經也都是將梵文翻譯成了藏文,得以保存至今。”
丁潛拿起那張紙,把紙上的符號和書上的梵文符號放在一起對比了一會兒。都是三個字符,結構相似,都有類似3的字符。
他想了想,起身離座,在書架間繞了幾圈,找回了一本又舊又黃的老書,表麵落了一層厚厚的灰塵,看樣子很久都沒人碰過了。
丁潛說:“18紀的時候,歐洲人為了印刷佛經,用拉丁文對梵文進行轉寫注音,發展到今天,拉丁文的佛經可以輸入電腦,在網絡上傳播。我在想,會不會3、S、R,這三個字母其實就是轉錄梵文的拉丁文。這裏就是一份轉錄對照表。”
丁潛翻開書,按照對照表把三個字符一一轉化成梵文字符。果然與許婉發現的那個梵文符號一般不二。
“原來是佛經上的符號。”丁潛找到了方向,十分振奮,又去書架上挑選了幾本佛經方麵的書翻看起來,許婉也幫著他一起找。
“這裏……”丁潛興奮的一敲桌子,“這個符號代表‘唵'聲,在佛教和印度教裏,代表著宇宙的第一個發音。寫作符號就是3S下麵加一個小寫的R。”
“凶手怎麼會想到用這個符號,有什麼特殊的意義嗎?”許婉問。
丁潛看著書上的解釋說:“唵是一個經常在佛經和印度教經典裏出現的種子字,有著特殊的意義。很多印度人會在門口飾上這個符號,以保家宅平安。在佛教中,唵也是咒語的發聲字,有攝伏鬼神之意。除此之外,這個符號還有很多其他深刻的含義,幾乎包羅萬象……要我看,凶手在被害人的門口寫上這個符號,並沒有特殊的指代,隻是代表著個人的宗教信仰,突出神秘氣氛。這和在被害人脖頸上插花上相同的道理,彼岸花也是佛教中的的聖花,也有接引靈魂之意。這是凶手要把被害人獻祭給他心目中的神。”
“神?難道是佛主,凶手在向佛主獻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