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9章 山河依舊、江湖依舊、人依舊(下)(3 / 3)

這位狂孺,即便是已經到了知天命的年紀,在成為宰輔之後,仍舊不收斂性子,在朝堂上,看著不順眼的百官,仍舊是破口大罵,一點都不似之前那位已經寫進青史裏的宰輔大人

之前他是禮部尚書的時候,這朝堂上尚有人敢與之對罵,現如今當上了宰輔大人,可真是無人敢在這位麵前和他對罵了。

實際上,在蘇妄言坐上宰輔之位之後,這座王朝之後三十餘年,一直是風調雨順,這位也不曾從這個位置上離開過,直到這位老宰輔暮年辭官之後,他也仍舊是沒有離京,仍舊待在陵安。

偶爾甚至還要參加朝會。

見著不順心之事,還是會破口大罵。

整座王朝仍舊是要順著這隻遲暮老虎的毛。

與此相對,那位同樣是辭官的門下省尚書令苑文庭老大人脾氣就要好太多,辭官之後雖說未曾離京,但也不曾再出現在朝會,偶爾會在書院講學。

頗得陵安士子讚譽。

兩位老大人也偶爾有一日會聯袂出現。

並無傳言之中的敵對姿態。

甚至還有士子看到過這兩位會在一起喝酒。

隻不過蘇老宰輔喝得多,苑老尚書令說的多而已。

又是一年春歸時。

蘇老宰輔走在苑老尚書令之前。

在陵安設有靈堂,皇帝陛下領著百官前來吊唁。

黃昏時分,賓客百官散盡,一直不曾現身的苑老尚書令才緩緩出現在靈堂前,這位遲暮老人,睜著渾濁的雙眼看著靈位上的幾個字,嗬嗬一笑。

他緩緩轉身,在門檻上坐下,背對那位多年老友,緩緩而言:“做了大約三十多年的宰輔,你這老小子比咱們的高宰輔在位的時間都要長,滿足了沒有?要是沒有,起來再罵過百官就是,起不來了吧,就好好躺著吧。對了,記起來一件事,你走慢些,我很快就來了,一個人待在陵安,沒舊友,很難熬的。”

這一年夏至時。

苑老尚書令死在家中,神情安詳。

這兩位的時代落下帷幕。

寒冬時節,大雪紛紛,有個青衫懸劍的年輕人獨自登上那座青城山。

在那塊劍碑前站立大約半個時辰之後,嗬嗬一笑。

他走進那座號稱劍閣禁地的劍塚,漫天劍氣見他皆不敢妄動。

他看了兩眼,轉身離去。

隻不過離去之前,曾一劍劈開半座山峰。

劍光照耀整座青城山,無人知道是為何。

春去冬來,江湖上的武夫換了一茬又一茬,可始終未見有人能再度踏足第七境,倒是第六境的大宗師已經有兩手之數。

要逼近了靈運年間的那座大楚江湖的鼎盛狀態。

這些第六境的大宗師之中,有本來就在經曆過靈運年江湖的書院掌教柳青、菩提寺住持不與、劍閣掌教思塵。

也有未曾經曆過的終南山掌教守一道長、女俠李夏至、還有那位女子劍仙和一位總喜歡教人練劍的老劍士。

甚至還有一位名為葉秋的年輕刀客橫空出世,輕鬆將用刀天下第一人的頭銜握在手裏,可這位打遍天下武夫的年輕刀客,卻是唯獨不敢去挑釁用劍的劍道大宗師,江湖武夫,特別是用刀的刀客都對此頗有微詞。

可那位始終喜歡笑嘻嘻說話的年輕刀客也不解釋。

反倒是他妹妹,那個名為葉淮的女子說透了真相。

葉淮說,隻要自己哥哥敢挑釁一個劍士,她爹就要和他哥哥打一架。

而已經是第六境的哥哥,連她爹一招都接不下。

此言一經傳出,天下皆驚。

有個這麼厲害的爹,還姓葉,好似身份已經昭然若揭。

可惜兄妹兩人始終不曾將自己老爹的名字報出來。

讓整個江湖去猜。

又一年大雪紛紛。

陵安街頭,有個幾十年麵容不變的青衫年輕人腰間懸劍,坐在摘星樓高台上賞雪,左右無人,年輕人一人發著呆。

大雪落滿頭之後,年輕人忽然站起身來。

他跳下不知道高多少丈的摘星樓。

看向遠處。

有個同樣是腰間懸劍的白衣男子緩緩顯身。

兩人相見,皆有笑意。

那個不知道多少年不曾在人間顯身的白衣男子緩緩問道:“劍道修為如何了?”

已經是人間無敵不知道多少年的青衫年輕人搖搖頭,“不知道啊,好多年沒出過劍了。”

“那試試。”

白衣男子笑著開口。

青衫年輕人無奈道:“小叔,真要打,你這一劍隻怕誰都接不下。”

那位多年之前便曾禦使萬劍開天門的白衣劍仙緩緩笑道:“在人間,隻能用人間招式。”

青衫年輕人點點頭,“好。”

兩位劍仙,站在陵安街頭,緩緩拔劍。

陵安城驚。

很快,滿城劍皆顫鳴。

滿世間劍皆顫鳴。

齊齊出鞘,劍氣大作。

兩位始作俑者好似渾然不覺。

兩人皆隻出一劍。

天地之間便都是劍氣,整個世間都是劍氣。

不分勝負。

兩人收劍之前,有位青衣女子掠至此地,隔著數丈距離看著那個白衣劍仙,用盡全身氣力喊道:“葉長亭!”

那位再臨世間的劍仙緩緩一笑。

青衫年輕人扯了扯嘴角,走出好遠,有個紅衣女子站在遠處,微笑看著他,葉如晦去牽起紅衣女子的手。

他輕聲笑道:“小叔回來了。”

女子緩緩點頭,她容貌未變,笑意醉人。

那個已經成婚不知道多少年的青衫年輕人忽然歪著頭。

紅衣女子會意,很快就嬌滴滴的喊了一聲。

“相公……”

青衫年輕人大笑著背起她,在陵安街道緩緩而行。

他與她說著這些年的江湖風采,說著這座山河的壯麗之處。

最後他說著那些平日裏不曾說起的情話。

她靠在他背上,麵若桃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