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愛吃的,請進來(1 / 3)

春節將至,放假在即,沒錢或者沒閑出去玩兒的,隻好在家天天折騰著吃。民以食為天嘛,也說得過去。

今年和爹媽一起過年,更要大展身手,變著花樣兒吃啦,不吃成個胖胖圓圓的西瓜那是絕對對不起咱黨咱國家咱爹媽的。

喜歡吃的朋友且隨我一道天天呈上咱家的美味佳肴,比比誰的手藝好,看看誰最有吃福,瞅瞅誰的體重增長形勢最喜人,哈哈。

我們一家三口加上爹媽共五人,吃飯講究少而精,爭取一頓掃蕩幹淨,下頓堅決不吃剩飯。昨兒中午飯,我是這樣安排的:四菜一湯:醬豬蹄(除皺)、紅燒肉(美容)、醋溜土豆絲兒(爽口)、溜雞仔兒(老人愛吃。做法:先用油將雞蛋一個個烹出來,然後撈出,鍋上放水,用粉麵兒、冰糖、薑末、蔥絲兒燉汁兒,再澆到雞蛋上,最後放鹽和味精)。最後做了個綠豆丸子湯,撒上香菜末兒,澆點醋,滴上麻油,哇!味道好極啦!

晚飯熬的玉米糝兒(不是玉米麵,比玉米麵香),吃的自家蒸的棗花糕和包子。包子餡是白菜、粉條摻和著炸的瘦肉末兒,好香啊!然後炒了個酸辣白菜絲兒,切了個荷蘭烤腸。沒忘記上兩個小鹹菜:豆腐乳、辣椒醬。

哈哈,我這主婦當得怎麼樣?

朋友們,你們是怎麼吃的?說來俺聽聽,也好學著點兒。

今兒上午,陪媽媽逛街,購物。回到家裏扯上紅燈籠,貼上窗花兒,粘上對聯兒,掛一串紅鞭炮,過年的氣氛越發濃了。

忙忙碌碌的,又該準備午飯了,上午夠累了,簡單吃點兒吧,我們做的汆丸子:早剁好的肉沫兒,先用香油、醬油、蔥薑和鹽養上一會,然後磕裏幾個雞蛋,加點粉麵兒,和一和,等鍋裏的水開了,就可以下丸子了。

用胡椒粉、雞精、醬油、蔥薑、香油兌成丸子湯料,出鍋時,撒上香菜末兒,澆點醋就好了。一人一碗,熱乎乎的,香噴噴的。

晚飯是熬豆沫兒,北方人特別愛喝。是用小米磨成的麵,熬成粥狀,放點粉條兒,撒點菠菜葉兒,一定要喝鹹的,才香。主食還是包子,隻不過是豆沙棗泥餡兒,甜的。老爸做了倆涼菜:一盤小蔥拌豆腐,一盤五香豬臉肉;我炒了倆熱菜:一盤蒜苗炒雞蛋,一盤素燒西葫蘆。

晚飯時,外麵飄起了雪花兒,紅燈籠照射下的雪,透著紅豔豔的熱鬧,飄飄灑灑的兆著將至的豐年。看爹媽幸福安康,雖非富貴卻知足常樂;看女兒喜笑顏開,雖非花卻也似玉;看老公溫文爾雅,雖無錢無權但脾氣真好;看我家雖不是高樓,卻盛滿溫暖;看我家飯菜雖是普通,卻溢滿人間真香。

身為女人,夫複何求?哈哈。

今天就是年三十兒了,我哥一家四口開車趕來陪爹媽吃團圓飯,爹媽立刻喜上眉梢。按照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兒子比女兒更應該守著父母過年。哪怕女兒再孝順,爹媽心中還是牽盼著唯一的兒子能與他們一起團圓。

我們這兒,年三十的團圓飯兒就是吃餃子。一家人圍在一起說說笑笑地包餃子。說到包餃子,我們家有幾位自封的“天下第一”:我哥自稱包餃子是天下第一快,隻需四下,就完成一個作品:拿一下餃子皮、放一下餃子餡、擠一下餃子皮、然後是扔一下,完成。隻不過,他這一扔,還要人專為他四處亂丟的餃子負責擺整齊。

我老媽調的餃子餡特別好吃,人稱“天下第一餡”。姐妹幾個出嫁多年仍然隻覺得自家老媽的餃子餡無人能及。一提就流口水。回娘家之後首先強烈要求吃一次娘家的餃子。今年的餃子餡老媽準備了兩種:白菜粉條豬肉的和韭菜雞蛋蝦仁的。老媽調的餃子餡為什麼那麼好吃?我老公再三囑咐我一定要將此本領學到手,據我觀察,一是老媽不用老油調餡,全部用香油,怪不得這麼香!二是老媽從不用生肉調餡,而是將肉沫兒在油鍋裏炸了,難怪這麼香!三是各類大料放的多而全。還沒包呢,那餡一調好,香味全出來了,我的口水也隨之快流出來了,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