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羽在攻打樊城的同時也將襄陽團團包圍。樊城和襄陽已成了兩座孤城。這時曹操的荊州刺史胡修、南鄉太守傅芳,也投降了關羽。水淹七軍的消息傳到許都,曹操十分驚恐,甚至產生了遷都的想法,幸虧司馬懿等人曉以利害,他才打消了遷都的念頭。水淹七軍之後,關羽聲勢大振,華夏皆驚。
此時的東吳,仍在謀劃著如何奪取南郡。大將呂蒙上疏孫權:“關羽攻打樊城,留在南郡一定的兵力駐守,是防備我軍攻取。我身體不好,可以以治病的名義率一部分兵力回建業。使關羽產生我們沒有圖謀南郡的意向,他就會放心大膽地將公安和南郡的守軍調往樊城。那時我軍乘南郡兵力空虛,從水路乘船而上,就可輕易地奪取南郡。南郡一到手,關羽的後路截斷,就會束手被擒。”孫權認為此計可行,於是就公開將佯稱病重的呂蒙召回建業,實際上是為與他進一步商議計策。
關羽得知後,信以為真,戒心消除,便逐漸將駐守南郡的兵力調往樊城前線,加強進攻。南郡的防守十分薄弱。關羽考慮到自己糧草不足,就擅自截取湘江上吳國運輸糧草的船隻送往樊城。
消息傳到建康,孫權大怒,又感覺到取南郡的時機已經成熟,就派呂蒙率軍出發。呂蒙到達尋陽(今湖北黃梅西南)後,把精兵埋伏在大船中,讓士兵穿上白色的衣服扮做百姓搖櫓駕船,將坐在船中的東吳軍扮成商人的樣子,行船到蜀軍守區的江邊,神不知鬼不覺地解除了蜀軍哨所的武裝。到達南郡後,蜀將士仁和南郡太守麋芳望風而降。而關羽對這些仍一無所知。東吳軍進而進占江陵城,抓住了關羽及其部下的家眷,加以優待保護。當關羽得知南郡失守,悔之已晚,連忙率軍南下,將士們聞知吳軍善待其家眷,便喪失了鬥誌,紛紛降吳。關羽料到蜀軍已寡不敵眾,就敗走麥城(今湖北當陽東南),後又西逃至章鄉(今湖北當陽東北),最後仍被東吳軍所抓獲。孫權招其投降,關羽不從,慘遭殺害。
張飛
張飛(?-221),三國時期蜀國名將。字益德。涿郡(今河北涿縣)人。他性情暴烈,英勇善戰,又不乏謀略,但終死於部將之手。
性情剛烈忠心隨兄
張飛小時候性情就十分剛烈,脾氣也非常暴躁,先後氣走了父親給他請的好幾位老師。後來他舅舅特地推薦了一個叫王養年的老先生來教他。王老先生做過朝廷將官,文武雙全,隻因不滿朝廷腐敗才棄官回鄉教書的。張飛對這位先生十分敬佩,在其指點下練文習武,13歲時就練出一身好武藝,同時通過讀書明白不少道理,同時也產生了拯救天下蒼生的誌向。王先生還教張飛練書法、畫美人,以助於融化他剛烈的性格。三年下來,張飛的書畫果然大有長進,尤其是書法受到鄉人的稱讚。
漢靈帝光和七年,黃巾起義爆發。張飛和關羽一起追隨劉備起兵,討伐黃巾軍,二人並稱“萬人之敵”。劉備和他們兩人的感情深厚,他委任關、張二人為別部司馬,分別統領部隊。
經過多年征戰,劉備接替陶謙當上了徐州刺史。漢獻帝建安元年(196),盤踞在南陽的右將軍袁術與劉備爭奪徐州。劉備命張飛為司馬駐守下邳,自己率軍到盱眙(安徽盱眙縣)、淮陰(江蘇淮陰)與袁術周旋。
在下邳,張飛與陶謙的部下曹豹發生了衝突,張飛一怒之下要斬殺曹豹,而曹豹一看形勢不對,一方麵帶本部人馬堅守營壘,另一方麵命人迎接呂布襲擊下邳。最後,張飛與曹豹發生了爭戰,曹豹被殺,下邳城一片混亂。袁術得到情報,見有機可乘,馬上寫信通知呂布,要他襲擊下邳城,並許諾一旦得手,向他援助20萬斛軍糧。被曹操擊敗而投靠劉備的呂布讀完袁術的書信後,大喜過望,認為有利可圖,於是水陸並進,向下邳進發。劉備的部將、中郎將許耽投降呂布,呂布連夜進擊,在許耽的接應下進入城中。呂布派遣步騎兵四處縱火,大破張飛軍馬,張飛落荒而逃。劉備的妻子家眷、軍需物資及劉備部下的家屬全部被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