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不容易和平共處(2 / 2)

據護工說,曾經有人勸過媳婦把老太太接回去照顧,可是媳婦說了:

在我需要幫助的時候她不管我,那麼到她老了也別來煩我。

多麼幹脆利索又不容反駁。

是啊,或許有的人會說這個媳婦狠心,也有人說這個媳婦不孝。可是反過來想,真的是兒子媳婦不孝順造成老太太淒苦孤獨的晚年嗎?

經常有人問:生孩子是為了什麼?傳宗接代還是養兒防老?

有一個很唯美的答案:為了付出與欣賞。但是我相信不是所有人都是這麼清高的,很多人養孩子還是為了將來老有所依。

我也很理解很多老人的想法,覺得含辛茹苦把兒子養大,好不容易兒子長大了賺錢了,但是自己卻不能做主了,兒子賺錢給了媳婦,在兒子麵前不再說一不二了。就像自己辛苦養大的老母雞,會下蛋了卻讓人連窩端了的那種糾結和無可奈何。

於是各種娶了媳婦忘了娘的不孝子在老人嘴裏誕生,各種囂張跋扈蠻不講理的不孝媳婦在婆婆嘴裏誕生。

可是,老人家,你想過沒有:

你含辛茹苦養的是兒子,不是兒媳婦。你一把屎一把尿照顧的也是兒子不是兒媳婦,你傾盡所有培養的是兒子,也不是兒媳婦。兒媳婦所有的教育,養育都是別人完成的,你才是坐享其成的那個人。

我們為什麼要孝順父母?父母和兒女就像一場輪回,你照顧我小,我伺候你老。因為父母有生育、養育、教育之恩,可說是功德巍巍,我們為父母做什麼都不為過。

可是婆婆和媳婦的關係呢?沒有這些恩情。

如果在媳婦剛嫁過來的時候,你沒有對媳婦付出過,在媳婦最難的那幾年,你沒有幫襯過,那麼麵對一個陌生人,既沒有生養之恩,沒有幫扶之義,憑什麼讓媳婦孝你,憑什麼讓媳婦順你?憑你老嗎?

為什麼很多婆媳矛盾都是發生在媳婦懷孕生孩子到孩子2歲這個階段?記得有篇文章裏麵有幾句話寫的特別好:

生完孩子頭兩年,再好的感情,也要經曆一下忙亂的摧殘;再多的耐心,也要經曆爭吵的洗禮;再美的回憶,也成為記憶的奢侈品;老婆眼中的老公變成了懶蛋,老公眼中的老婆,溫柔也不複從前……

再恩愛的夫妻,一生中都有100次想離婚的念頭和50次想掐死對方的衝動。其中一半,都應該發生在生完孩子的頭兩年。

懷孕生子是一個女人最艱難的時候。生孩子男人隻用了幾分鍾,而女人卻要懷胎十月,外加一輩子的操勞。雖然孩子同時流的是兩個人的血液,但是冠的卻是男人的姓氏。

古話說,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十月懷胎,一朝分娩,女人幾個月的孕吐,24小時甚至更多時間的忍受12級陣痛,挨一刀或者撕裂的痛苦,隻為了為男人傳承你的後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