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音一轉又說:“可是等到小叔子要結婚的時候,老太太說了,老大得給家裏拿錢蓋屋,新房好給老二娶媳婦用。這下別說是老大媳婦了,老大也不樂意了,都是爹娘生養的,怎麼待遇差這麼多呢?再說了憑什麼老大給老二蓋屋娶媳婦啊,又不是沒有老的在了。”
“就是,這也太偏心了,擱誰身上誰也不樂意啊。”李老師小聲說
“可不咋滴。”醫生B不解地說:“不是有這麼句話嘛,天下老的都疼小,這話放在我那鄰居家還是挺適用的。再說老大兩口子都有正式工作,單位裏還有福利房,老人家就尋思著讓有錢的支援一下沒錢的,因為老二沒工作嘛。”
醫生B不屑地說:“人不要臉天下無敵,太偏心了他家老大也不能樂意啊。”
“是啊”醫生A讚成地點了點頭:“剛上班,家裏又沒幫上一把,讓小兩口一把拿出那麼多錢來,那是不可能的,都是機關事業人員,哪有那麼多灰色收入啊,是吧。最後小兩口一商量,就出一萬,說好了那錢如果說是老兩口蓋屋用的話,就算是給自己的一間,如果是給小叔子用的話,那就算是借出去的,到是不用急著還,但是如果不還的話,那就沒有以後了。”
下麵的話不用明說,大家都懂。過去是老的沒有了,老大得負責起全家來,但是老人還在的前提下,哪有讓老大把事都給管著的。再說這個社會不是過去農村裏,蓋上屋就完事的,現在的小媳婦要結婚,婆婆家可是得往外放點血呢。
醫生B幽幽地說:“婆婆和媳婦,相互之間沒有必須的義務,有的隻是一步步換來的情分。
周末跟隨當地的義工團體去看望一些孤寡老人,有一位70多歲的坐著輪椅的老奶奶看見我們都激動的熱淚盈眶,不停的對我們念叨:你們比我那不孝的兒子媳婦強多了,那倆不孝子啊......
看著不停抹眼淚的老太太心裏特不是味,聽完護工和我們說起老人家裏的事情,感觸良多,嘮叨下來和大家討論下吧。
據說,年輕時候的老人能幹又強勢,在家裏那也是說一不二的,老公和兒子絕對的言聽計從。
兒子結婚後按老媽的要求一家人住在一起。媳婦溫和有禮,舉止有度,平時一些小事媳婦忍忍也就過去了。懷孕以後身體不舒服,麵對老太太的各種挑剔不再像以前那樣忍氣吞聲,於是靠媳婦退讓維持的平衡打破了。
孩子還沒生老太太就直言不諱對兒媳婦說:你生孩子憑什麼讓我照顧?讓你媽管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