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濂
送天台陳庭學序
西南山水,惟川蜀最奇。然去中州萬裏。陸有劍閣棧道之險,水有瞿唐、灩之虞。跨馬行,則竹間山高者,累旬日不見其巔際;臨上而俯視,絕壑萬仞,杳莫測其所窮,肝膽為之悼栗。水行,則江石悍利,波惡渦詭,舟一失勢尺寸,輒糜碎土沉,下飽魚鱉。其難至如此。故非仕有力者,不可以遊;非材有文者,縱遊無所得;非壯強者,多老死於其地。嗜奇之士恨焉。
天台陳君庭學,能為詩,由中書左司掾,屢從大將北征,有勞,擢四川都指揮司照磨,由水道至成都。成都,川蜀之要地,揚子雲、司馬相如、諸葛武侯之所居,英雄俊傑戰攻駐守之跡,詩人文士遊眺飲射賦詠歌呼之所。庭學無不曆覽。既覽必發為詩,以紀其景物時世之變。於是其詩益工。
越三年,以例自免歸,會予於京師。其氣愈充,其語愈壯,其誌意愈高,蓋得於山水之助者侈矣。予甚自愧,方予少時,嚐有誌於出遊天下,顧以學未成而不暇。及年壯可出,而四方兵起,無所投足。逮今聖主興而宇內定,極海之際,合為一家,而予齒益加耄矣。欲如庭學之遊,尚可得乎?然吾聞古之賢士,若顏回、原憲,皆坐守陋室,蓬蒿沒戶,而誌意常充然,有若囊括於天地者。此其故何也,得無有出於山水之外者乎?庭學其試歸而求焉。苟有所得,則以告予,予將不一愧而已也。
【注釋】[天台]地名,今屬浙江省。[宋濂(1310—1381)]字景濂,浙江浦江(今浙江義烏)人。明代政治家、文學家。有《宋學士集》。[恨]遺憾。[揚子雲]指西漢辭賦家揚雄,字子雲。[自免]辭職。[顏回、原憲]即顏淵、子思。都是孔子學生。
閱江樓記
金陵為帝王之州。自六朝迄於南唐,類皆偏據一方,無以應山川之王氣。逮我皇帝,定鼎於茲,始足以當之。由是聲教所暨,罔間朔南,存神穆清,與天同體,雖一豫一遊,亦可為天下後世法。
京城之西北有獅子山,自盧龍蜿蜒而來。長江如虹貫,蟠繞其下。上以其地雄勝,詔建樓於巔,與民同遊觀之樂。遂錫嘉名為“閱江”雲。登覽之頃,萬象森列,千載之秘,一旦軒露。豈非天造地設、以俟夫一統之君,而開千萬世之偉觀者歟?當風日清美,法駕幸臨,升其崇椒,憑闌遙矚,必悠然而動遐思。見江漢之朝宗,諸侯之述職,城池之高深,關之嚴固,必曰:“此朕櫛風沐雨、戰勝攻取之所致也。中夏之廣,益思有以保之。”見波濤之浩蕩,風帆之上下,番舶接跡而來庭,蠻琛聯肩而入貢,必曰:“此朕德綏威服,覃及內外之所及也。四陲之遠,益思有以柔之。”見兩岸之間、四郊之上,耕人有炙膚皸足之煩,農女有捋桑行之勤,必曰:“此朕拔諸水火、而登於衽席者也。萬方之民,益思有以安之。”觸類而思,不一而足。臣知斯樓之建,皇上所以發舒精神。因物興感,無不寓其致治之思,奚止閱夫長江而已哉!
彼臨春、結綺,非不華矣;齊雲、落星,非不高矣。不過樂管弦之淫響,藏燕趙之豔姬。不旋踵間而感慨係之,臣不知其為何說也。雖然,長江發源岷山,委蛇七千餘裏而入海,白湧碧翻。六朝之時,往往倚之為天塹。今則南北一家,視為安流,無所事乎戰爭矣。然則,果誰之力歟?逢掖之士,有登斯樓而閱斯江者,當思聖德如天,蕩蕩難名,與神禹疏鑿之功同一罔極。忠君報上之心,其有不油然而興耶?臣不敏,奉旨撰記。欲上推宵旰圖治之功者,勒諸貞瑉。他若留連光景之辭,皆略而不陳,懼褻也。
【注釋】[金陵]今南京市。[六朝]指三國時的吳、東晉和南朝的宋、齊、梁、陳都在金陵建都。[南唐]五代十國之一,也建都金陵。[逮]到。[我皇帝]我朝皇帝。指明太祖朱元璋。[定鼎]定都。以鼎代指國都和天下。[聲教]聲威、教化。[豫]娛樂。[錫]通“賜”。[番]外國。[蠻]古代對南方各族的泛稱。[琛]珍寶。[覃(tán)]延續。[(yè)]給田裏耕作之人送飯。[臨春、結綺]南朝陳後主建的樓閣名。[齊雲]唐時興建的樓名。[落星]三國時吳國興建的樓名。[委蛇]同“逶迤”。[逢掖]借指讀書人。[宵旰(gàn)]宵衣旰食。天未亮就穿衣,天已黑才吃飯。形容天子勤於政事。[貞瑉]美的碑石。[他]其他。
劉基
司馬季主論卜
東陵侯既廢,過司馬季主而卜焉。
季主曰:“君侯何卜也?”東陵侯曰:“久臥者思起;久蟄者思啟;久懣者思嚏。吾聞之,蓄極則泄,悶極則達,熱極則風,壅極則通。一冬一春,靡屈不伸;一起一伏,無往不複。仆竊有疑,願受教焉。”季主曰:“若是,則君侯已喻之矣,又何卜為?”東陵侯曰:“仆未究其奧也,願先生卒教之。”
季主乃言曰:“嗚呼!天道何親?惟德之親;鬼神何靈?因人而靈。夫蓍,枯草也;龜,枯骨也,物也。人靈於物者也,何不自聽,而聽於物乎?且君侯何不思昔者也?有昔者必有今日。是故碎瓦頹垣,昔日之歌樓舞館也;荒榛斷梗,昔日之瓊蕤玉樹也;露蠶風蟬,昔日之鳳笙龍笛也;鬼瞜螢火,昔日之金缸華燭也。秋荼春薺,昔日之象白駝峰也;丹楓白荻,昔日之蜀錦齊紈也。昔日之所無,今日有之不為過;昔日之所有,今日無之不為不足。是故一晝一夜,華開者謝;一春一秋,物故者新。激湍之下,必有深潭;高丘之下,必有浚穀。君侯亦知之矣,何以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