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序言(1 / 1)

管理是為了解決問題,這恐怕是毫無疑問的事。但現在企業的管理者越來越多,管理者嘴裏的名詞和知識也越來越多,企業引入的管理方法也越來越多,與此相反的是企業的問題同樣越來越多。我們看不到企業的問題有被“管理”解決掉的趨勢,我們看到的倒是“管理”對“問題”的無奈,看不到管理對企業的有效貢獻和價值。

是管理者屍位素餐?錯。凡是到過企業,特別是製造型企業的人都明白,企業的管理者總是像救火隊員一樣上躥下跳,忙得不亦樂乎,甚至焦頭爛額。

是管理的知識錯了?也不是。這些管理的知識都是前人智慧的結晶,同時也是企業實戰經驗的總結,有諸多的案例可以佐證,怎麼會錯。

是管理的方式有問題?在別的企業有用的方式在我們的企業就沒用了嗎?沒有道理呀。那麼,究竟錯在哪裏?錯在我們走偏了!偏在我們的理念上。

企業管理的本質是將企業的人的能動性調動起來,用好企業的資源,達成企業的目標。其他的都是手段和方法。

管理的這一本質,就決定了我們一切管理活動的出發點都應該是企業現有的人,必須依靠他們,調動他們的積極性,才能解決企業的問題。

但在現實的管理活動中,我們的管理理念是與此相違背的。多少人張口閉口就說:“我們的製度就是落不了地。”你的製度要落地幹嗎?你為什麼會有一個需要落地的製度呢?

有些人可能會說:“沒有製度,怎麼管理企業?沒有製度,員工還怎麼管?”問題是,你為什麼要把員工當成管理的對象呢?你為什麼要去管員工?

員工是拿來管的嗎?

員工是聘來做事的。離開了做事,何談管理。管理是要為做事服務的。員工在做事,所以,管理是為員工服務的。

如果我們換一種思維:員工做事,企業得以正常運轉,這是對大家都有利的事。企業有效益,員工有收入,完全是相輔相成的關係,我們為什麼還要覺得員工難管呢?難道他們就不想把事做好?不做事他們能掙到錢嗎?天上不會掉餡餅的道理還需要誰去教嗎?進一步講,員工就不希望成長嗎?他們就願意一輩子這樣,滿足於這點工資嗎?根本就不可能!

所以,管理從根本上來講,它來源於員工自身的一種要求。既然是員工內在的一種需求,我們為什麼還要使勁,定無數個製度去往下壓?仿佛員工根本不需要管理,根本就不希望管理,是我們管理者要管理。

管理是員工需要的,但我們強加給員工的管理是員工不需要的,盡管都叫做“管理”,但本質上根本就不同。好的管理者應該像一個愛好者,熱愛自己的事情勝過愛這些事帶來的利益;同時,又喜歡不斷地默默無聞地雕琢自己的產品,耐得住寂寞,總是向自己挑戰,最終名副其實地成為自己這個領域的專家。

管理二字是需要耗費一個人畢生心血的字眼,沒有笨拙精神的聰明人是吃不了這碗飯的。

本書是一本種植新思維、新觀念的書,是一本推動自主創新的書,是傳播新的管理方式和新的經營方式的書,是一本融知識、智慧、管理藝術與經營藝術於一爐的書。希望廣大讀者喜歡並能夠從中真正受益。

第一章 管理不隻是領導的事,搭好支撐領導權力的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