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北院(1 / 3)

話說北院大王耶律宗業起兵造反,直撲遼都上京。

耶律宗業並非皇族,因其曾祖父深受遼景宗的信任,為遼國立下了赫赫戰功,遂封灌王爵,世襲罔替。而後,耶律宗業的祖父在平定渤海之亂中再立新功,晉封北院大王,手掌北方軍政、財政大權,更得遼聖宗的信賴,賜丹書鐵劵,其子孫世代永享恩遇。

到了耶律宗業這一代,家世已經是極為顯赫了。北院名義上屬於朝廷,實際已是耶律宗業獨掌軍政、財政、置吏大權,分庭而治了。遼興宗時,對他恩威並施,籠絡住了他的“驕縱”之心,使北院得以安寧。

其實,耶律宗業早已開始了招兵買馬,準備起事,隻是他很是忌憚耶律莫合一家和南院的軍事實力,所以一直是囤積實力,按兵不動。

耶律莫合和遼帝雖然知道耶律宗業暗自擴軍,奈何其勢力龐大,短時間難以征繳,為穩遼國太平,遂一直是由著他了。由此,耶律宗業的勢力一步步坐大了。

數月前,線人來報,言南院大軍遠征高麗國,深陷高麗國混戰泥潭,京都空虛。耶律宗業甚是大喜,當以機會來了,遂秘密殺掉了遼帝派到自己身邊的官員和密史,又秘密糾結北麵九鎮節度使和東北三十六部族,合兵五十八萬,號百萬大軍,秘密撲向上京城而來。

沿途的各州郡在毫無準備的情況下,被輕易的拿下。同時,耶律宗業又暗裏派殺手將各路朝廷斥候給截殺了,直到耶律宗業的先鋒將領漢其特率鐵騎三萬殺到通遼關,京城這才得知消息。

耶律宗業分兩路大軍進逼京城,一路從通遼關入,直逼上京城,另一路繞道赤峰口,圍堵勤王援軍。

漢其特所率的先鋒部隊閃電般的破了通遼關,已經逼近了餘糧堡。

連破雄關的漢其特得意滿滿,每拿下一鎮或一關,便叫軍士傳捷報呈與耶律宗業,邀功請賞。

餘糧堡靠近通遼關,是入京的要道。雖說餘糧堡兵力不多,但易守難攻,絲毫不亞於通遼關隘。

是夜,漢其特在餘糧堡外十裏紮營,令全軍熄火偃旗,分散休息。

餘糧堡都尉耶律豎遙見叛軍渙散,夜間竟然熄火,如此鬆懈,當做有利時機。深夜,耶律豎親帶五百校刀手突襲漢其特大營。剛入營中,左右空曠,竟無一人,四下裏更是一片寂靜。耶律豎大叫:“不好。”下令全軍撤退。

這時,四麵火光衝天,漫天的箭雨射下,耶律豎全軍覆沒。另一麵,漢其特親率主力部隊突起攻城,毫無防備的守軍片刻間被屠戮殆盡。

漢其特順利的拿下了餘糧堡,則令裨將宗望領五千輕騎襲奔上京,自己率部隨後,意欲閃電戰攻破京都。

宗望領兵五千奔速前進,一入東來林,便遭遇兩旁伏兵殺出,軍旗淋漓,喊聲大震。

宗望大驚,不知道伏兵究竟有多少,不敢妄動,喝命軍士全力撲殺。

兩邊伏兵由遼將楚優領隊,合殺了一陣,卻沒有亂了叛軍的陣腳,畢竟楚優兵少,不能全力對戰。

宗望勒馬看清了遼兵並不多,厲聲喝道:“我乃大‘聖’天子上將宗望,繳械投降者,可免一死。”

楚優心道:“叛首已經稱帝了,為穩軍心,不可久戰。”

楚優不語,驅兵殺了一陣後,引兵南去。宗望下令追擊,剛到一斜坡處,隻聽得一聲巨響,一軍殺入,卻是耶律婉兒。

如今換上戎裝的耶律婉兒已然褪去女妝的秀慧,清秀的眉目下,冷眼攝珠,手中劍鋒落處,絲毫不留情,馬蹄過後,盡是屍首。楚優率軍反殺,合擊宗望軍。

宗望大驚,不知道何人領軍,竟然如此凶猛,急忙勒馬後退。熟料,馬蹄聲近,耶律婉兒提起地上的樸刀,一樸刀使下,將宗望斬落馬下。

主將一死,餘下的叛軍驚慌逃竄。耶律婉兒和楚優合兵大殺了一陣,方才退去。

漢其特驅軍前進,見敗軍潰回,這才得知宗望被伏兵所殺,心下大氣,卻又不敢冒然推進,隻得令軍士伐木為柵,築起“城垣”,並令人報知耶律宗業,所言:“臣進餘糧堡,遭遇數萬遼軍圍攻,奮死殺敵,斬首一萬。前路被擋,難以行進。”其實,漢其特因怕耶律宗業怪罪,將敗報當捷報秉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