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力再大,若無法開發出來變成實力,就全都是空談,人死蛋碎,天賦再高又有何用?
許浪生出增強實力的迫切心,或許神遺之地就能讓他真正突飛猛進。
於是對那神秘所在更加的期待。
即將分別時,許浪問秦朝歌:“宗主有沒有說石中劍具體會在那一天出現?”
秦朝歌說道:“宗主沒說,但若是按照整一百年的出現規律來算,那便應是在五十二日之後。”
五十二日。
許浪有些期待地開始倒計時。
兩人在東陵分別,秦朝歌向北去洛陽。
目送那道倩影消失在天際,許浪收回目光,轉身向東南,去滄陽。
其實當初他可以在雲澤雇船順水而下,隻是考慮到江對岸就是楚人的地盤,穩妥起見,還是遠離了滄江再拐彎過去,結果還是沒避開,還差點動用了一次刻刻帝的被動複活重置。
現在想想,還好是沒用,不然就沒有那美人同床的一夜了。
不過……那“禽獸不如”的一夜到底是折磨多點還是爽多點,其實許浪也說不清楚。
與秦朝歌分別後,許浪加快了趕路速度,數日後,終於抵達滄陽。
滄陽城。
在大秦的數十座大城裏麵,滄陽之大可以排進前十,雖不及洛陽長安這種天下聞名的前今朝皇都,城中大街也算得上車水龍馬十分繁華。
滄陽王倒下後,滄陽郡守便實至名歸,而不是之前被滄陽王架空那種隻有郡守之名而無郡守之權的尷尬狀況,滄陽城本就擁有得天獨厚的優秀地理條件,在新上任郡守的治理下,如今更是一片昌盛繁榮,滄陽人無不慶幸來了位願為敢為百姓辦實事的好官,現在在滄陽城裏,提到那位新上任的郡守,人人都要翹起大拇指稱讚一聲:“邱老爺?好官呐!”
邱榮確實是個好官。
午時將近,他仍在書房裏埋頭辦公,忙得連午飯都顧不上吃,已經從老家接過來的夫人已經派人來催了好幾次了。
今年的秋雨來得較晚,但勢頭比往年猛烈許多,近日來,滄陽境內暴雨不斷,轄下幾個縣水災頻發。滄陽名字裏帶了三點水,實際上也是靠水吃水的地方,境內大多縣地都是與滄江挨邊。以前邱榮做縣令的江州倒還好,在邱榮的治理下,即便在往年水災最嚴重的夏季,也從無大水淹城之憂,可其他幾個縣卻不一樣,特別是地處滄江下遊嵐城,隻是一場遲來的秋雨,就讓嵐城人提心吊膽,每每望見城外數裏之外那道高高的江堤,都要打一個寒顫。
嵐城地處低窪地帶,那道看起來搖搖欲墜的江堤一旦決口,嵐城近十萬百姓危在旦夕,許多在外地有親戚的都已經拖家帶口投奔去了,而剩下那些沒法跑的,便隻能期盼老天爺開恩,將這場滿天潑灑的大雨盡早收了。至於那個趙縣令?指望他還不如求神拜佛更靠譜。
整個嵐城人心惶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