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2,意外的收獲(一更)(3 / 3)

“謝謝你們。你們救了一個孩子。”陳新安很感激的看著張靖軒和李雨萱。

“對了。你們應該不缺錢,為什麼拖欠醫院的住院費和手術費?”陳新安有些好奇的看著兩個小男女。

“我們路過一樓急診的時候看到有病人因為沒有錢手術而被醫院給趕了出去。做手術前,醫生一定要求病人家屬先簽名,先交費。我,我覺得不好。醫院的醫生平時開藥什麼的都是往貴裏開,一個小小的感冒就能吃十幾天藥,還要吊針,甚至住院。我們不過是看不過眼。”

陳新安想過很多可能,唯獨沒有像想過這個。

“你們也不小了。不管做什麼事,都應該站在別人的立場,別人的角度想問題。可能,會有一些醫生為了更高的提成,更高的獎金而拖延病情,開一些貴的藥。但,這隻是個別情況。並不是所有的醫生都是這樣的。就好像這個世界有好人,也會有壞人一樣。我們不能一竹竿打死一船人。至於簽字繳費這的,應該和醫院的製度有關。你想想看,如果醫生在給病人做手術的過程中,病人去世了,而在手術前醫生並沒有得到家屬的簽名,最後結束會如何?家屬是否會體諒醫生是為了救人?”

“我曾經有一個醫生朋友,是個外科醫生。一次給車禍送來的病人手術的時候,病人去世了,家屬不依不饒要求賠償。其實,那個病人送來的時候就已經病危,醫生為了爭分奪秒的救人,並沒有等病人家屬過來簽名就做了手術。病人等不及,醫生又不能見死不救。最後,家屬把他的照片放在網絡上,說他沒有醫德,草菅人命。幸好,醫院沒有在這個時候放棄他。支持他,把病人的家屬告上法庭,要求道歉,要求賠償。”

“即使贏了官司,他在醫院的工作也沒有辦法繼續下去。因為病人已經不信任他,別人誤解他。最後,他遠走海外,現在成為M國一個大醫院的著名外科醫生。多個手術案例,國際有名。”

“好好的一個人才被逼遠走他鄉,這能怪誰?”陳新安的語氣有些低沉。

陳新安看向李雨萱,“你應該也知道,給你做剖腹產的婦產科醫生是個好人,也是一個好醫生。她給你簽了擔保,如果你一直不出現繳費,最後醫院會要求她補上。這是醫院的製度,也是因為醫院不是慈善機構,不可能不收費。”

張靖軒和李雨萱低著頭。

“現在,她給你們擔保。下次,可能還會給別人擔保。但是,一而再,再而三之後,她會怎麼做?她也會像其他醫院那樣變得冷漠,變得事事以醫院製度為標準,住院前要求繳費,手術前要求簽名。這樣的結果,是你們願意看到的嗎?”

李雨萱搖搖頭,“她是個好人。我們不會照顧孩子,也不想照顧孩子,這幾天都是她和護士在幫著我們。”

其實,陳新安很想問問,為什麼不想照顧孩子?

哎。

算了。

不問。

“你們以後有什麼打算?你們的孩子還在醫院。看你們現在的情況,應該也照顧不好一個孩子。你們想過以後嗎?”

陳新聞微微的歎口氣,“你們應該也知道,你們的父母不可能幫你們照顧好孩子的。”張靖軒和李雨萱應該也不會放心把孩子交給父母照顧。

張靖軒和李雨萱低著頭,他們也不知道應該怎麼辦。

“還有,你們的第一個孩子不能賣掉。如果你信任那家人,覺得他們能照顧好你的孩子,就應該把一萬兩千塊退回去,然後和他們簽一份收養書。記住,遺棄,買賣孩子是犯法的。這是為能為你們想到的辦法,你們好好的考慮一下。”

張靖軒和李雨萱都沒有說話,互相握著對方的手,沉默著。

陳新安看看麵前的兩個小孩,“當然,你們也可以把孩子帶回來,請保姆照顧。這次打擊人販子,肯定會把被拐的,被賣的孩子找回來。送回到他們的親生父母身邊,如果找不到親生父母的會有當地的孤兒院接手。既然是你們的孩子,我希望你們能好好的考慮,不為自己,而是為孩子。”

張靖軒和李雨萱考慮了很久,做出決定。

“讓那個人養著吧。那家人是好人,對孩子很好。應該會比回到我們身邊還要好。”

張靖軒和李雨萱連自己都照顧不好,怎麼照顧孩子?

陳新安:“需要和你們的父母商量嗎?”

張靖軒和李雨萱驚恐的異口同聲:“不用。”

“第一個孩子可以簽一份收養書。第二個孩子呢?還在醫院裏。你們準備怎麼安排?”陳新安覺得這兩人真的不知道天高地厚。小小年紀生了一個又一個。

不過,這兩人的父母都不靠譜,應該也沒有教育他們什麼是責任,什麼是擔當,更沒有教育他們什麼是‘未來’。

張靖軒和李雨萱又沉默了。

陳新安耐心的等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