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大廳內不僅有自動武器站,同樣出現數量不明的半生化人士兵!戰鬥再度陷入僵持!
但僅僅形成僵持對於共和國軍隊而言等於是失敗!他們必須迅速拿下這裏,取得情報局需要的“貨物”,然後再盡快撤離。拖延的越久,新太平洋智能工業聯合體自治政府如果長時間聯係不到石巣比売神星,必然會派遣艦隊一探究竟。
但那時軌道上的共和國海軍艦隊肯定不會管他們這些陸戰隊員的死活,而戰略先遣營不少士兵隨身攜帶的熱核炸彈,就是用來保證一旦無法脫離,就引爆確保消滅一切可以指向共和國的不利證據。當然,陸戰隊員們也攜帶著用來毀滅證據的熱核炸彈作為雙保險。
雖然有覺悟,但任何有理智的人都不會放棄希望而去自我毀滅。他們首先尋求的就是支援兵力,希望將留守登陸場的3連調派至少一半兵力來支援。
可陷入苦戰的3連別說支援了,能夠自保並維持住防線完整就已經燒高香了。情報局低估了半生化人部隊的作戰能力,也低估了礦業基地內可能存在的防禦火力。書麵報告上幾個字的差異,就造成地麵上近百人死傷的慘劇。
基地內陷入苦戰的部隊終於等到一個好消息。956團9連的部隊已經登上風伯運兵船,直接殺向礦業基地入口,而不是在登陸場著陸投送兵力。
這是一次戰術冒險行動。戴卓天就是這次行動的直接策劃人。他意圖將全連一百多名陸戰隊員分成兩個戰鬥單位分別行動。表麵上看來,這犯了兵力分散的大忌。然而這卻是在目前局麵下扭轉整個不利戰局的關鍵一步。
在完成貨運飛船奪取任務後,戴卓天中尉就登陸支援的進入方式和作戰計劃同鄭宇天中尉發生激烈的爭執。他們爭執的焦點不是部隊登陸位置,而是登陸部隊投入戰鬥的人數和方式。
鄭宇天的意見是部隊在主戰場外圍登陸後主力直接支援登陸場的976團1營3連,扭轉不利局麵,進而集中兩個連的有生力量支援礦業基地內部陷入僵局的部隊。
戰術看似穩妥,而且顧及到勢如危卵的堅守登陸場的部隊。但戴卓天僅提出一個反對意見就讓鄭宇天最終不得不同意戴卓天分兵行動的計劃。
“我們沒有時間!”戴卓天非常清楚行動要迅速。情報局需要的貨物確實重要,不然新太平洋智能工業聯合體不會在這裏增設如此之多的兵力,而且對方肯定還會不定時同這裏聯係以確保沒有意外發生。說不定此時敵方已經發覺異常,正在集結部隊趕來!
行動如果失敗,那些身陷基地內部的人員顯然無法逃脫,最終都是以身殉國。情報局的人不會在意為了任務死多少人。在他們眼中那些不過是毫無意義的數字而已。但戴卓天不能無視陸戰隊員們的生命。
根據鄭宇天提供的情況,戴卓天分析出打破礦業基地內部的僵局其實非常容易。他隻要投入兩個攜帶使用500克重型彈丸的單兵電磁槍,以及多聯裝火箭發射器的加強型重型單兵動力裝甲的戰鬥排,就能改變僵持局麵並完成主要任務。
另外兩個同樣重型裝備的戰鬥排足以壓製圍攻登陸場的半生化人部隊。能夠分擔陸戰隊3連的壓力就可以。主要任務完成後,他們隨時可以搭乘風伯運兵飛船撤離。地麵上的半生化人部隊就交給軌道艦隊用重炮來對付。
戴卓天所做的一切,都隻是為了讓更多的陸戰隊員能活著回來。秦風與戴卓天抱著同樣的想法。陸戰隊勇於犧牲!但弟兄們的生命是無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