艦隊在跳出超空間的一瞬,榆林號驅逐艦就險些進入墜落軌道。在緊急製動並啟動主發動機後才勉強脫離被拉入大氣層的災難。
集結完畢的艦隊在低軌道開始對星球表麵的通訊基站開始猛烈轟炸。過江羅漢號重巡洋艦上的電磁炮是轟炸的主要力量。最大可發射標準質量十噸鎢合金動能彈的電磁炮,將一枚枚標準質量達5噸纖細軌道轟炸專用動能彈傾瀉到地表建築上。
以數十倍音速進入大氣層的炮彈擊中目標破壞力相當驚人!占地麵積數百萬平方米的空港以及通訊中心被極其精準的炮彈直接命中。動能彈從近地軌道高速鑽入地麵,造成整個地表如同被蕩起漣漪的水麵。整個大地都掀起劇烈的褶皺地貌,並引發強烈的地震!完全破壞地下支撐結構、避難所以及發電設備的作用。
唯一沒有遭到轟炸的就是星球表麵的礦場及其附屬建築群。似乎有一些情報局非常感興趣的東西在那些建築中。而如何去發現就要看登陸的陸戰隊和戰略先遣營士兵的表現了。
如同登陸飛船的9連一樣,地麵突擊的部隊開局非常順利。三十多艘風伯運兵飛船首批就超載運送了兩個陸戰隊連的士兵以及大量重裝備著陸,這些陸戰隊員其中一個連迅速突擊,盡可能多控製一些要衝位置。
原本依照文瑜成的意見,兩個陸戰隊連要全力突擊,盡快控製整座礦業基地。但作為行動協調員的鄭宇天提出反對意見。他堅持必須用一個連保護登陸場,也許是他對行動是否能順利進行並不樂觀。
這也難怪,作為情報機構出身的海軍軍官,從來不會把事情想的那麼容易。因此對於高了他多級官階的文瑜成,也毫不退讓堅持自己的意見。也正是鄭宇天中尉的堅持,直接挽救了地麵行動。讓陸戰隊員們避免了被全殲的命運。
在他們還在為星球登陸部隊是否要守衛登陸場爭執時,奪取貨運飛船控製權的戰鬥暫時呈現出僵局態勢。似乎這也讓文瑜成意識到敵方顯然也是有所準備。因而也就同意鄭宇天中尉關於將一個陸戰隊連留守登陸場,等第二批抵達的戰略先遣營降落後支援執行突擊任務另一個陸戰隊連。
2352年4月30日7時55分執行地麵任務的共和國軍隊遭遇到危機。敵人發起突然的反擊,反擊規模和力度都非常大。而且首選的突擊地域正是陸戰隊的登陸地點!
參與反擊的新太平洋智能工業聯合體部隊是一支完全由半生化人組成的部隊。新太平洋智能工業聯合體在仿生機器人技術上非常先進。在其所轄星球征召大量因為各種原因造成殘疾的公民參與到生化士兵改造計劃中。
所謂的改造就是用大量的仿生器官或者機械部件,代替甚至幹脆更換接受改造者缺失或者功能欠缺的器官部位。經過改裝加強的殘疾人不僅肢體和內髒器官得到加強,同樣在他們的大腦做了改進,對於創傷痛感以及恐懼神經做了切除手術。目的就是充分利用其較為有限的人力資源,以盡可能低的生產使用成本,滿足其對較強軍事力量的追求。
可以說,經過一番改造的半生化人擁有常人難以想象的戰鬥能力。雖然在反應速度和戰術素養上無法同經過嚴格訓練出來的精銳士兵相比。但在新太平洋智能工業聯合體自治區的邊境星球以及環境極端惡劣的地區,都會發現半生化人士兵。
守衛登陸場的陸戰隊員遭遇的就是整整一個營,多達七百多個半生化人士兵的圍攻。這些士兵大部分軀體都覆蓋著一層兩公分厚合金裝甲。在替換的軀體軀幹內置有金屬氫電池。不僅可以保證較長時間持續作戰需要,同時生化士兵受損嚴重後還可以通過引爆金屬氫電池對敵人造成很大附帶傷害。
他們多數手持或者用固定在手臂上發射的200克彈藥的電磁槍和40mm速射榴彈發射器作為主要武器。對於僅有動力裝甲和輕型電磁槍的陸戰隊員們來說,這些武器無疑將是他們的災難。
楊文亦少尉帶領的步兵排是布置在防線最外圍,他們是首批遭遇半生化人部隊進攻的陸戰隊。突然麵對密密麻麻上百個近兩米來高,雖然略顯笨拙但幾乎無懼陸戰隊員手中步槍子彈射擊的大家夥,楊文亦少尉堅守的防線頓時陷入苦戰。
他首先呼叫連部要求預備隊增援,隨即安排為數不多的反裝甲步兵承擔對生化士兵的打擊任務。而其他士兵則持續開火並不斷更換陣地以吸引火力掩護反裝甲步兵的作戰。楊文亦雖然有陸戰隊員的通病,心高氣傲、目中無人,但不會愚蠢到認為自己手下三十多個弟兄可以抵達數百名半生化人部隊的進攻。
預備隊能否及時增援才是守住陣地的關鍵!